后殖民主义视角下英若诚英译本《茶馆》之杂合现象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v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一大批学者从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的视角切入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出现了一场重大的“文化转向”的变革,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研究得以蓬勃发展。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认为“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真正平等的对话”,反对传统翻译理论中关于语言平等、文化平等这类带有乌托邦性质的理论预设,否认其追求意义对等或语义等值的翻译文本。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就是旨在打破传统翻译理论的误区,引用并借鉴霍米·巴巴所提出的“杂合”理论,重新论证传统二元对立的翻译策略,提倡“杂合”的翻译策略,为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活动不是采取归化的策略就是采用异化的策略,总是对立地看待这两种翻译策略。然而,“杂合”的出现结束了长久以来的归化与异化之争。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杂合的过程;所有的译本,都是杂合的结果。通过“杂合”,源语和译入语的语言、文化和文学特征都能在某种程度上保存下来,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抵制文化霸权,优化译入语。所谓译文杂合,即指译文中既有大量译入语的语言、文化、文学的成分,也会包含一些源语的语言、文化、文学的异质性成分,它们在译文中混杂,使得译文表现出杂合的特点。不论多地道的译文,不论作者水平多高,译文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杂合的成分。因此,本篇论文将以霍米·巴巴的“杂合”理论作为支撑,选取英若诚所翻译的中国经典戏剧文本《茶馆》作为案例,旨在论证翻译中“杂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通过分析,本篇论文发现英若诚的对译文的处理并非是纯粹的归化或异化,而是采取了“杂合”的态度;这种“杂合”的翻译不仅体现在译本的语言翻译上,在文化和文学翻译中也包含着“杂合”的特征。全文共六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简要概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从不同角度回顾了中外学者对于翻译中杂合现象的研究现状,并且对选取个案《茶馆》译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第三章为理论论述部分;通过巴赫金的“杂多话语理论”和霍米·巴巴的“杂合”思想,论述了“杂合”理论的来源与形成,并介绍了“杂合”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启示。第四章为个案分析;在对戏剧翻译特征简述的基础上,从语言、文化、文学三个方面分析了《茶馆》英译本中的杂合翻译现象。第五章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篇论文的主要成果以及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期刊
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癌各种治疗的基石,尽管有诸多争议,但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依然以全面分期手术为主,而晚期则行最大程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文章就早期、晚期和复发性子宫内
每个人一生下来,都是原始股。老天给了你相貌、出身和资质,一只原始股能有怎样的造化,以上这些,统统都是基础。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还需要其他东西,诸如学识、智慧、人脉。  网上有个词叫“人脉变现”,听起来有点功利主义,仔细想想却是肺腑之言。所谓人脉变现,说的是一个人若想有所成就,必须操练一种本领——能够将人脉变为财富,有选择性地认识对自身有价值的人。  理论家做过推算,每个人一生大约会有200个朋友
本文以樱桃谷肉鸭为试验动物,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天然沸石及不同品位沸石对肉鸭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组织中的金属元素含量等指
党的十八大报告又一次明确指出,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而且影响到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关系到我们党能否长期稳定执政,是党和政府始终高度关注的重
<正>(2018年1月17日)同志们:现在,我代表学院党委向全体党员报告工作。一、2017年工作总结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年,是市十二次党代会和学院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