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重分析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zt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资源枯竭的问题,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温度控制对燃烧效率至关重要,热重分析设备是一种重要材料研究设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待测样品的质量与温度变化关系,进而分析生物质燃烧特征,该设备为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保障。热重分析设备尺寸较小,但所需功能要求更齐全,其温度控制要求非常严格。本文详细研究了热重分析系统复杂的运行工况,针对温度非线性、扰动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温度控制算法并完成了热重分析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开发。首先,本文对热重分析设备的温度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学习和总结大量文献,研究分析了热重分析系统的升温特性,基于傅立叶导热定律,对流换热定律及热辐射定律,建立了热重分析系统的温度场模型,并通过ANSYS软件仿真详细分析了多种加热条件下温度分布和影响温度控制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传统温度控制方法研究,构建了基于模糊PID算法的改进温度控制算法。仿真证明控制算法具有响应快、精确度高的特点,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其次,本文设计开发了基于STM32的热重分析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箱式电阻炉;气路模块完成燃烧气体输送;K型铠装热电偶及其信号处理模块、高精度数字天平,用于实现燃烧质量、温度数据的采集;STM32控制器、SCR电力率调整器AP1-40,用于控制各模块功能及实现基于改进的模糊PID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上位机LabVIEW人机交互界面,通过RS232串口与控制器进行通信,接收来自下位机传递的数据信息,实现测量数据的图型显示、储存等功能。该论文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与验证,基于模糊PID的温度优化控制算法效果明显优于常规PID控制,在稳态误差、调节时间、超调量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控制品质。经过实际使用表明,本文设计的热重分析系统工作稳定、功能齐全,可以满足热重分析的实验要求。
其他文献
能源危机日渐凸显,新能源的开发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风力发电以其相对成熟的技术,明朗的开发前景以及几乎无污染等优点成为各个国家追逐的热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由于其能耗低、稳定性好、控制精准等优点,该机型已悄然成为风力发电的主流机型。主流的直驱式风力发电控制系统是通过控制电压型变流器来对发电机输出的电流进行整流和逆变,其中发电机侧电压型变流器的任务是在实现最大风能捕获的前提下,将发电机输出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的发展,矢量控制技术使得交流调速系统可以获得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媲美的转速、转矩控制性能;而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克服了交流调速系统中由于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移动机械臂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如何有效、可靠的感知环境是移动机械臂的研究热点。传统的机械臂单目视觉定位方法仍然要通过计算两幅图像来
随着数据通信迅速发展,现代通信的数据传输量以及用户数量急剧上升,传统的单一线路只传输一路信号的通信方式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多路复用技术攻克上述问题,但其技术特点导致数据
光电跟踪伺服系统作为舰载光电跟踪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好坏直接影响设备的性能。伴随着现代武器、飞机等这些被跟踪的目标速度更快,机动性更强,对光电跟踪伺服系统的动态
预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比如天气预报、股市预测等等,它关系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时间序列的预测是预测研究的重要领
发酵过程是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繁殖微生物菌体本身或制备代谢产物及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通过发酵过程可以产生出许多人类通过其他途径无法或者很难获
本课题以国家重大专项《15kg喷涂机器人成套装备》项目为背景,研究开发喷涂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系统。  论文首先深入分析研究了喷涂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平台的结构,采用通
最小方差方法已经成为控制器性能评价的主要技术,但是其应用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只考虑了控制器的随机性能,不能对控制器做出综合的评价。论文将多属性决策理论应用到了控制
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出行服务市场中,具有充电业务的服务平台大而不专,并不能够专门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对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服务平台进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