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医药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的比较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tmz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权益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人民和企业关注的热点。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医药行业在社会责任的履行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加之国内近年来各种医药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对其社会责任进行关注很有必要。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代表国家,文化差异引起两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态度和履行程度不尽相同,进而导致两国在社会责任的沟通上也会有所不同。在学术领域,企业社会责任沟通差异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对中美医药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沟通差异进行研究。  本文选取28家中美上市医药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样本,以Carroll的社会责任矩形为基础,主要采取内容分析方法对两国社会责任的沟通内容和策略进行了差异对比,并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本文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沟通及的定义其沟通内容,利用AntConc3.2.1软件的检索功能,对28篇报告进行了关键词词频提取,依据词频的统计数据,从沟通对象,议题和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在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沟通时,中国医药企业更注重对内部利益相关者(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而美国企业更侧重于外部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社会公众和政府)。第二,在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沟通说明和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类别的沟通中,中美两国的沟通议题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第三,中国企业基本以单向告知策略为主,而美国企业更多地采取单向告知和双向回应与参与策略相结合的方式。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从理论上拓展了中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全面对比研究;从实践上加深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有益于中国医药企业的跨国经营。
其他文献
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着重探讨有意叛逆这一翻译现象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及创造性,力图从全新的语用角度重新看待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以及
《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一部史学百科,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圣经中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上帝,亚当,夏娃,撒但,摩西,扫罗,大卫等。本文选取《圣经》中理想国王的形象作为文学研究
夏目漱石从小就广泛阅读汉语书籍,有着惊人深厚的汉学素养.夏目漱石的汉诗在其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我们研究者来说是解读夏目漱石及其作品的一个很好的窗口.夏目漱石的
在关联理论的研究中,诗意效果是指言语的特别效果,它通过言语一系列弱隐含的实现,获得其最佳关联(斯珀伯和威尔逊, 1986/1995: 222)。诗意效果产生于大脑的一种特别的活动过程,它由
本文以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的文体风格为研究对象。导论部分说明了本研究的缘起、角度、方法与意义。笔者指出,《押沙龙,押沙龙!》的悲剧主题的表现方式值得探讨。自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