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热息痛、阿斯匹林微乳滴鼻剂的初步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集聚和预防心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作用,但目前使用的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口服制剂在长期的用药治疗过程中,可引起肝脏、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因此,如何降低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  微乳,作为一种新型制剂,具有稳定性好、溶解能力强、黏度低、制备简单、可用过滤法灭菌等优点。近20年来已用于透皮、口服、注射、粘膜等多种给药途径,在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在上述给药途径中,鼻粘膜给药以其吸收迅速完全,鼻腔分泌液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小,给药方便,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及胃肠液对药物的破坏和肝脏的首过效应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论文对于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引起的不适和副作用,结合了微乳与鼻腔给药的优点,制备出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微乳滴鼻剂,为进一步研制用药剂量小,生物利用度大,起效快的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新剂型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1.利用伪三元相图方法结合粒径分析、溶药能力和稳定性研究从多种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中筛选出了稳定的药用微乳组成和处方。结果表明当处方为W(肉豆蔻酸异丙酯)∶W(聚氧乙烯蓖麻油/丙二醇)∶W(水)=5.7∶34.3∶60,Km值为7∶3时,制得的药用微乳液澄清透明,稳定性好,粒径集中在23.3nm,符合微乳制剂的一般要求。对乙酰氨基酚溶解度可达78mg/mL。  2.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乳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方法。结果显示:在波长249nm处,标准曲线方程为A=0.00497+0.08702c,R=0.99996;其标准溶液在10h内的精密度为0.85%、5日内的日间精密度为1.63%;曲线方程重现性为99.16%,回收率为99.17%,RSD%值均小于3%,该测定方法能准确测定微乳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3.在加热、强光和常温避光条件下考察对了乙酰氨基酚微乳的稳定性。结果显示,5%对乙酰氨基酚微乳澄清透明,在强光和常温避光条件下,药微乳外观无变化,药物含量无明显变化,基本稳定;在加热条件下,外相水溶液蒸发,使微乳体系黏度和药含量增加,但外观亦保持澄清透明。  4.以大白兔为实验对象,利用HPLC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微乳滴鼻剂的初步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测得体内半衰期T1/2为37.4min,药物达峰时间tp为1~5min,说明对乙酰氨基酚微乳滴鼻剂可达到快速吸收的效果。  5.利用伪三元相图方法结合粒径分析、溶药能力和稳定性研究以油酸乙酯,吐温-80,乙醇筛选了稳定的药用微乳组成和处方。结果表明当处方为W(油酸乙酯)∶W(吐温-80/乙醇)∶W(水)=17∶78∶5,Km值为3∶1时,制得的药用微乳液澄清透明,稳定性好,制备的含药微乳粒径集中在50nm,符合微乳制剂的一般要求。  6.在常温避光、强光条件下,观察了阿斯匹林微乳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常温避光、强光条件下,阿司匹林在微乳中均不稳定。进一步考察了水解抑制剂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酒石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制备了W/O型盐酸环丙沙星微乳,建立了其含量测定方法,并且经实验证明微乳对盐酸环丙沙星具有较好的增容作用。
其他文献
该文研究了环氧-脲素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富集分离微量必,铟、锡、锆、钒、钛的性能与应用.用红外光谱解析了该螯合树脂的结构,详细讨论了富集酸度,流速,干扰,洗脱,抗酸碱等性
该文首次提出利用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系统地考察了一类结合、低亲和力药物和二类结合、高亲和力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以及手性药物对映
手性冠醚18-冠-6-四羧酸,即18C6H4,能与大小相当的客体分子形成主-客体化合物,利用垂直于平面的四个羧基和与被分析物形成的氢键达成手性识别,因此作为手性添加剂已经被广泛的应
本文从减水机理、减水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出发,采用微波-H2O2耦合活化技术对草浆碱木素的分子结构进行化学修饰,然后分别用草浆碱木素和改性草浆碱木素合成两个系列7个品种的
摘 要:超现实主义对德国和中国的绘画产生了很多方面的影响,而新莱比锡画派和中国当代艺术在艺术思想,艺术发展轨迹等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本文从德国心莱比锡画派中代表人物尼奥·劳赫画作里的超现实主义元素来分析,从而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现在给予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新莱比锡画派;中国当代艺术;尼奥·劳赫  作者简介:程远远,男,汉族,1989年5月出生,山东枣庄人,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材料/MATERIALSrn“在另外几张画中,画面附着在一种金属铝板上,铝板均匀的金属反光、机械加工的生冷光洁的表面、银灰色调与周围环境的映照,暴力的介入,与厚重凝重的笔触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