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食品过敏原标签的认知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xrc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食品安全规制理论,在研究与分析部分国家/组织对食品过敏原标签规制的基础上,对消费者进行食物过敏以及食品过敏原标签相关内容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利用不同规制工具的优势,为我国食品过敏原标签规制提出新的思路与建议。方法:1.历史文献法。通过对中外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资料检索以及对食品安全相关书籍进行学习,对我国食品安全规制工具进行合理分析,为文章奠定理论基础。2.比较分析法。通过阐述我国与部分国家/组织有关食品过敏原标签规定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提炼国外较为先进的规则理念及规制方法。3.问卷调查法。对消费者进行食品过敏原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的专项调查,以此了解消费者对食品过敏原标签的认知程度,为对策建议提供数据支撑。首先选取30个省(市);然后采用便利抽样原则,按照每个省(市)发放200份,共计发放问卷6000份,收回5416份,经筛选后,有效问卷4994份。4.统计分析法。运用Epi data 2.0输入数据,利用SPSS19.0进行统计描述与卡方检验,从统计学角度解释所得数据,揭示数据所代表的现实意义。结果:1.通过对部分国家/组织与我国关于食品过敏原标签规制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在食品过敏原标签规制领域尚属初步探索阶段,可以借鉴部分国家/组织的经验,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食品过敏原标签规制。2.利用问卷对消费者的食品过敏原标签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消费者对食品过敏原的知晓率为61.43%;16.66%的被调查者清楚的知道牛奶/海鲜/芒果等食物会引起某些人发生过敏反应;63.65%的被调查者大概知道食品过敏可能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在影响食品过敏原标签标注的众多原因中,消费者认为“法律法规没有要求”是最主要的原因;86.93%的被调查者关注食品过敏原标签;39.50%的人表示价格的上涨对于他们选购的食品有着较大的影响。结论:食品安全规制工具的选择与组合利用,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经验,本研究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的实际情况,针对调查结果中反映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规制工具,促使食品过敏原标签规范有序的实现。1.发挥法律性规制工具的规范作用。借鉴他国有益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之路,适时更新食品过敏原标签内容与标注要求。2.细化行政性规制工具的监管作用。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3.强化社会性规制工具的监督作用。深化消费者的主人翁意识并发动群众参与,提高第三方组织在预防食物过敏中的地位,发挥新闻媒体对食物过敏知识的宣传作用。4.善用经济性规制工具的约束作用。进入机制是预防食物过敏的前提保障,费率机制是食品企业利润的条件保障。
其他文献
我国推行的新型农村合医疗保险是指农村居民以互助合作为基础,通过政府、集体和个人集资,按照“风险共担、互助共济”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保
“读城”作为一种时髦词语曾经在2009 年因着易中天《读城记》风靡一时。时至今日,我们重新将阅读与城市的概念或主观或客观的联系起来,城市作为物像概念聚集的终点,却是人作为客体感性认知的原点。或许今日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阅读一个城市,而是探求以阅读的形式介入城市,从而挖掘隐性含义的多种可能性。在本专题中,我们从公共空间、私人触觉和中性概念这三个方面,并列举出相关例子,去探讨城市与阅读关联的丝丝缕缕。 
从2006年开始徐坦就一直在从事他的“关键词”研究。  在他看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生活的状态都已经发生改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将大众关注的问题带入艺术的场域中。在徐坦的调研过程中,整个人类不同社会群体及个体的生存状态变成了他的阅读对象。通过不断地访谈和讨论,诸多具有概括性的关键词,也在艺术家与不同环境的碰撞中生成了—在以自己的方式对他者进行阅读的同时,徐坦的搜索动机也在时时被他者改变着—而不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引起了国家、社会和学者们的关注;女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多种原因其就业形势比男大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村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全国九亿多农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搞好农村卫生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项
编者按  阅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阅历是一种阅读,创作是一种阅读,学习也是一种阅读,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纸质阅读。从吴昊视角看,阅读必须建立在身份之上,并且无法与艺术家的身份脱离关系。而吴昊的“读图识字”正是童年在设计师父亲的藏书中开始的,这种“极简”的阅读理念在以后的阅读经验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以至于后来的艺术创作和对城市阅读的敏锐嗅觉和独特视角,都与之产生了关联。一张图像、一幅油画、一扇门和一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