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硼镍闪速熔炼渣冶金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65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闪速炉熔炼是镍冶炼的主要方式,其原料以硫化镍矿为主,产物为镍渣和镍锍。随着镍含量高、杂质含量较低的高品位硫化镍矿逐年消耗,镁含量高的劣质镍矿逐渐成为镍冶炼过程中的主要原料。镁含量高会导致炉渣的熔点和黏度发生变化,使镍闪速炉冶炼过程偏离正常的最佳控制点。在实际生产中主要通过大幅提高冶炼温度维持过程顺行,但这种策略会导致能耗增加,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本课题以金川镍闪速炉熔炼所用的高镁镍矿为研究对象,提出在镍闪速炉熔炼过程中添加B2O3来改善熔渣的黏流特性;探讨Ca O-Si O2-Fe O-Mg O-Al2O3-B2O3熔炼渣系黏流特性的变化,初步确定了符合镍闪速熔炼工艺条件的熔炼渣成分范围;同时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曲面法对渣锍分离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及预测,确定了最佳的熔炼条件,为添加B2O3改善熔渣黏流特性提供理论依据,实现降低冶炼温度、减少冶炼能耗的目的。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含硼镍闪速炉熔炼过程中主要物相为含铁橄榄石相(Fe2Si O4)、(Fe,Mg)2Si O4)和含镁辉石相(Mg2Si2O6),同时含有部分共氧化物(MgxFexO)。随着B2O3含量增加,渣中(Fe,Mg)2Si O4和Mg2Si2O6逐渐演变为Mg2B2O3,渣的液相线温度逐渐降低。渣中B2O3含量为4 wt%时,液相线温度降低至1150~1200℃范围内。(2)渣的黏度和熔化性温度随B2O3含量增加而降低;当渣中B2O3添加量大于3wt%后,对黏度影响逐渐减弱。B2O3含量由0wt%增加至4wt%时,渣的黏流活化能从157.90 k J/mol降至141.84 k J/mol;B2O3带来了简单的三面体结构,形成更多的非桥氧(NBO)和不对称的Si-O-B结构单元,并与渣中的含镁氧化物结合成低熔点物质,导致渣系黏度降低;采用修正后的Urbain模型估算本文所研究的渣系黏度,预测结果良好,修正模型的平均偏差约为15.8%。(3)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法对渣锍分离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及预测,得到了四种因子对渣中镍含量的影响程度分别为:沉降温度>Mg O含量>Fe/Si O2>B2O3含量;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的分离条件为:沉降温度1300℃、Mg O含量8 wt%、Fe/Si O21.55且B2O3含量2.4 wt%,此条件下模型预测渣中镍含量低至了0.56 wt%。
其他文献
随着机动化的迅速发展,以慢行交通为主的历史街区难以负荷大量的交通需求,快慢行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普遍较低,且受风貌保护影响街区不易通过增加交通供给解决交通问题,导致居民日常出行感受及品质不佳。因此本文为重视人们精神需求,将历史街区出行者的幸福感引入交通方式选择模型中,分析出行行为选择机理并为优化历史街区交通空间及交通组织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以出行特性、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出行幸福感包括认知评判
近年来,随着移动机器人在众多领域发挥重大作用,日渐复杂任务对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移动机器人智能化一个核心表现在于对未知环境探索与感知。利用视觉SLAM技术,可以精确估计机器人移动轨迹与位置,并准确构建环境地图,完成移动机器人对外部环境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表征,而缺乏对于外部环境语义信息获取,限制机器人对外部环境语义感知能力。因此,本课题在视觉SLAM研究基础上,结合视觉SLAM算法与基于深
近年来,通风系统在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在民用建筑中,通风系统主要的作用在于保障工作区内的温度、湿度、风速、洁净度等指标达到人员舒适性需求;而在工业建筑中,通风系统则主要致力于降低工作区域内的污染性气体或颗粒物等污染源发散物浓度,保证工作人员能够长期地、健康地处于工作区,并降低因污染源导致慢性病的风险;至于其他特殊环境,如医院传染病区、精密实验室、大型计算站等,则需要保证整个建
根据许多学者对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的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从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决策,交通出行方式选择本质上也是一种行为决策,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中长途出行方式选择,本文从心理账户的角度出发,研究大学生内在主观因素对中长途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根据其结论为交通规划与组织提供依据。本文首先使用了SPSS22.0软件,对大学生中长途出行背景下的各类出行时
钢框架结构在正常使用时,可能遭受各种偶然荷载作用,比如汽车撞击、爆炸和火灾等,使结构发生倒塌,梁柱节点变形和承载能力对结构的抗连续倒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型反向槽钢节点具有施工效率高,传力路径明确,用钢量少等优点,而上下两个槽钢分别传递梁上下翼缘的荷载,还可以释放残余应力和变形。但该节点在中柱失效下的力学性能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将研究中柱失效下钢框架梁柱反向槽钢节点力的学性能。首
子结构远程协同试验是为了适应工程结构越来越大型与复杂化的趋势,在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抗震试验方法。它是一种通过整合现有试验设备资源、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互联网实时通讯功能来提高试验能力的强有力手段。此方法一经问世便成为了工程试验领域的研究热点,海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已经对其在土木工程试验中的应用开展了一些基础研究。结构试验网络化也已经成为当今土木试验的发展趋势。本文利用基于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地下商业街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随着地下商业街的不断发展,弊端也日益显现,越来越受大众关注。以往地下安全事故统计分析报告显示,造成人员伤亡的大部分原因是被困人员无法迅速撤离,长时间暴露在烟气中。因此开展地下商业街火灾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对于保障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论文从地下商业街火灾特点出发,查阅大量相关消防安全文献资料,结合《建筑设计防火
油井群控系统在石油开采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变频控制装置的应用在实现增产和节能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在群控系统中,负载的工作状况不断变化,对控制装置的开发提出更高的要求。课题组前期研发了可实现能量互馈节能的IGBT四象限PWM整流装置,使直流母线上的倒发电可被其他电机利用,但在现场运行中依然存在:(1)启动瞬间存在直流侧电压过高现象;(2)游梁平衡度降低时,上下冲程电机周期性负荷峰谷差增大,整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中,具有整体性好、施工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但目前,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研究集中在施工技术方面,而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结构受力、构件性能及其连接构造研究较少,设计仍以经验为主。由于不清楚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结构性能,造成过不少事故的发生。本文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结构及构件承载力进行试验和有限元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对防护网片进行耐冲击试验,破坏试
在水泥行业产能集中度大幅提升、企业兼并重组的过程中,水泥工厂出现安全管理人员变动、管理制度与现阶段生产状况不符、生产设备的更换与操作规程不匹配等现象都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加强水泥工厂安全管理能力,考虑建立生产事故风险预警模型以进行事前的事故风险预警。在以往的事故风险预警研究中,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对于主观想法的依赖较强。在建立预警模型时缺乏在风险预警指标对于事故的影响、指标对于预警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