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族的周边民族中,由于长期接受汉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汉字书音系统,如日语中的汉音,朝鲜汉字音,越南的汉越语。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是突厥族在中国境内最重要的一支,他们很早就接受汉文化的影响,也形成了自己的汉字书音系统。这个书音系统最集中反映在回鹘文慈恩传中。所以回鹘文本慈恩传的研究,对于研究10世纪回鹘语与当时的汉语面貌,探讨维吾尔语史与突厥语史,都有重要意义。回鹘文本慈恩传1930年前后出土于南疆,出土后被分裂出售,其中一大部分被撕裂成两半,使原书残碎不堪,致使日后研究非常困难。此回鹘文本现分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旧称北京图书馆),法国巴黎基密博物馆(Musée Guimet),及俄国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原文用回鹘文书写,懂此文的人实属凤毛麟角,严重影响到学界对这个重要文献的利用。虽然有许多学者做了拉丁转写,但是见仁见智,转写各异,研究者难以择从。作者收集分藏三地残本的内容,分卷整理文本,分析缀合,统一转写,整理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回鹘文慈恩传的转写版本。这就是本文的第四章,也是本研究的最重要成果。又对照汉文原本,择出汉字对音,参考学者从藏文,于阗文,粟特文及婆罗迷文等研究成果,对回汉对音作出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这个重要文献作了初步的研究,分别是第一、二、三章第一章:回鹘文《慈恩传》的收藏与研究,概述北京,巴黎及圣彼得堡收藏的内容,译者以及各卷的研究。第二章:回鹘文汉字音研究,综述回鹘文音系结构,汉字音的基础方言,回鹘文汉字音及慈恩传汉字音的研究回顾。第三章:回鹘文慈恩传汉字音研究,建立数据库,利用软件分析回鹘文慈恩传汉字音音系。不过,这还只是很肤浅的研究,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学者根据本文提供的材料,作出重大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研究只是一个铺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