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体蛋白S6在U3核蛋白复合体中的定位及功能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糖体蛋白S6(rpS6),在高等真核细胞中由249个氨基酸组成,是核糖体40S小亚基的组成成分,位于小亚基的头部,在mRNA翻译时,直接与mRNA、tRNA以及蛋白翻译起始因子结合,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大小等。此外,作为早期核糖体蛋白之一,它还可以进入细胞核中,定位于核仁,参与核糖体亚单位的组装。在本研究中,使用带有EGFP标签(C端)的rpS6基因重组质粒(rpS6-1)转染的高等真核细胞HEK293以及野生型HEK293细胞进行的免疫荧光实验表明:rpS6蛋白不仅分布在细胞质中,而且还分布在核仁中。这与以前的研究报道相符。重要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rpS6蛋白定位于核仁这一特征在整个细胞群体中存在异质性,即在细胞群体中仅有部分细胞的核仁中可检测到rpS6蛋白存在,另一部分细胞的细胞核仁中检测不到rpS6蛋白存在,推测rpS6蛋白进入核仁可能与细胞周期有关。使用rpS6-1转染的稳定细胞系进行了24h活细胞工作站观察和细胞周期阻滞实验。在使用活细胞工作站观察时,发现细胞在分裂前期(G2期)的细胞核中有较强荧光的rpS6-EGFP存在,当细胞进入分裂期(M期)时,rpS6-EGFP随着核仁的消失而消失,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细胞核中,观察不到rpS6-EGFP的存在(G1期),随着子细胞的生长,开始在细胞核中观察到rpS6-EGFP出现,并且绿色荧光强度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G1期后期或S期)。细胞周期阻滞实验表明:当在培养基中加入过量的胸苷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时,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S期细胞比例高达99.48%,而rpS6蛋白入核细胞比例仅为85%,S期细胞比例大于rpS6蛋白入核细胞比例,说明在所有的S期细胞群体中,有一部分细胞的细胞核中没有rpS6-EGFP蛋白,而另一部分细胞的细胞核中有rpS6-EGFP蛋白存在,提示rpS6蛋白是在S期的中期或者后期进入细胞核的,并且数量随着细胞生长逐渐增加,直至M期离开。使用秋水仙素将细胞周期阻滞在M期以及使用正常培养的细胞进行的检测结果同样也支持上述结论。  为了对rpS6蛋白在核仁中的分布进行进一步的精确定位,对rpS6-1稳定转染的HEK23细胞(使用针对EGFP蛋白和Mpp10蛋白的抗体)以及野生型HEK293细胞(使用针对rpS6蛋白和Mpp10蛋白的抗体)进行了免疫荧光双标实验。Mpp10蛋白是U3核蛋白复合体(U3RNP)的标志性蛋白,U3RNP是真核细胞核仁中的第三大核蛋白复合体,负责18SrRNA的加工成熟。结果表明:不论是rpS6-EGFP还是野生型rpS6蛋白均可与Mpp10蛋白共定位。Bernstein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酵母细胞中,rpS6蛋白与Mpp10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在本研究中使用野生型HEK293细胞进行的邻位连接实验以及使用rpS6-1稳定转染的HEK293细胞进行的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在野生型HEK293细胞中rpS6蛋白与Mpp10蛋白共定位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在rpS6-1稳定转染的HEK293细胞中rpS6-EGFP蛋白与Mpp10蛋白共沉淀,上述结果提示:在高等真核细胞中,rpS6蛋白可能是U3RNP的一个组成成分。  在高等真核细胞中,能够进入细胞核的大分子蛋白质一般都具有核定位信号(n-uclearlocalizationsequence,NLS)。在本研究中,构建了一系列的rpS6蛋白突变体,分别为rpS6-2(1~249,Δ167~170),rpS6-3(1~249,Δ188~191),rpS6-4(1~249,Δ230~233),rpS6-5(1~249,Δ167~170,188~191,230~233),rpS6-6(SV40,1~172),rpS6-7(SV40,1~172,Δ72~98),rpS6-8(99~249),rpS6-9(99~249,Δ173~203),rpS6-10(1~249,Δ72~98,173~203),rpS6-11(1~249,S78A),rpS6-12(1~249,S148A),rpS6-13(1~249,S78A,S148A)。将这些突变体克隆入pcDNA3.1-EGFP真核表达载体中,然后将其转染入高等真核细胞HEK293。CLSM观察发现:rpS6-2、rpS6-4、rpS6-11、rpS6-12以及rpS6-13分布在每个细胞的细胞质中,核基质中没有分布,在部分细胞的核仁中可检测到这些突变体的存在,并且荧光强度从强到弱,存在异质性,与rpS6-EGFP蛋白分布情况一致;而rpS6-3、rpS6-5、rpS6-6、rpS6-7、rpS6-8、rpS6-9以及rpS6-10突变体则主要分布在整个细胞核中,细胞质中观察不到。上述结果首先表明:167KKPR170、188KRRR191、230KRRR233、1MKLNISFPATGCQKLIEVDDERKLRTFYEKRMATEVAADALGEEWKGYVVRISGGNDKQGFPMKQGVLTHGRVRLLLSKGHSCYRPRRTGERKRKSVR98以及173APKIQRLVTPRVLQHKRRRIALKKQRTK203均不是或不含rpS6蛋白的入核信号,因为rpS6-2(1~249,Δ167~170),rpS6-3(1~249,Δ188~191),rpS6-4(1~249,Δ230~233),rpS6-8(99~249),rpS6-9(99~249,Δ173~203),rpS6-10(1~249,Δ72~98,173~203)都可以进入细胞核内,推测rpS6蛋白的入核信号很可能存在于99GCIVDANLSVLNLVIVKKGEKDIPGLTDTTVPRRLGPKRASRIRKLFNLSKEDDVRQYVVRKPLNKEGKKPRTK172和204EEAAEYAKLLAKRMKEAKEKRQEQIAKRRRLSSLRASTSKSESSQK249段的氨基酸序列内,因为rpS6-9(99~249,Δ173~203)可以进入细胞核内。分析这两段氨基酸序列,发现在204~249段的氨基酸序列内存在两个典型的包含有4~8个碱性氨基酸的核定位信号215KR[MKEAKEKRQEQIA]KRRR233以及223KR[QEQIA]KRRR233。其次,证明了Ser78和Ser148两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的磷酸化也不能影响rpS6蛋白的入核,因为rpS6-11(1~249,S78A),rpS6-12(1~249,S148A),rpS6-13(1~249,S78A,S148A)都可以进入细胞核内,最后,证明了188KRRR191和72RVRLLLSKGHSCYRPRRTGERKRKSVR98序列与rpS6蛋白在胞质中的定位有关,因为rpS6-3(1~249,Δ188~191),rpS6-5(1~249,Δ167~170,188~191,230~233),rpS6-6(SV40,1~172),rpS6-7(SV40,1~172,Δ72~98),rpS6-8(99~249),rpS6-9(99~249,Δ173~203)以及rpS6-10(1~249,Δ72~98,173~203)突变体在细胞质中均检测不到。  为了排除EGFP蛋白(238aa)的空间位阻或成熟过程对rpS6蛋白分布造成的影响,我们又构建了rpS6蛋白与HA蛋白(9aa)的融合蛋白(rpS6-14),转染HEK293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系,使用针对HA标签的抗体进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rpS6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表明HA-rpS6蛋白与rpS6-EGFP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一致,表明EGFP蛋白未对rpS6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造成影响。  LiH和MayerC等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雷帕霉素在酵母细胞中可以通过影响TOR分子与rDNA的启动子区结合或者降低RNApolymeraseI分子活性而降低酵母细胞中总rRNA的合成。高等真核细胞中,rpS6蛋白C端有5个高度保守的丝氨酸磷酸化位点,分别为Ser235、Ser236、Ser240、Ser244和Ser247,它们组成了rpS6蛋白目前研究的比较透彻的功能域。Ser235、Ser236、Ser240以及Ser244的磷酸化需要p70S6K1和p90S6K2两种蛋白激酶的联合作用,而Ser247的磷酸化则需要酪蛋白激酶1的催化。在本研究中设计了rpS6蛋白的两个突变体rpS6A和rpS6D。rpS6A是将rpS6蛋白C端的5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全部突变为丙氨酸,该突变体可模拟去磷酸化rpS6蛋白的功能;rpS6D突变体是将rpS6蛋白C端的5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全部突变为天冬氨酸,该突变体可模拟磷酸化rpS6蛋白的功能。当使用一种尿嘧啶核苷类似物5-ethynyluridine(EU)标记野生型HEK293细胞以及rpS6A、rpS6D稳定转染细胞,在加入雷帕霉素后新合成的RNA,然后使用Image-ProPlus软件分析新合成的RNA的量。结果表明:不论是野生型HEK293细胞,还是rpS6A和rpS6D稳定转染的细胞,在加入雷帕霉素后,细胞内新合成的总RNA量与未加雷帕霉素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雷帕霉素并不能影响高等真核细胞中总RNA的转录。RobledoS等的研究发现,当使用siRNA干涉的方法敲除Hela细胞中rpS6蛋白表达后,最明显的特征是41S前体rRNA减少,30S前体rRNA堆积,21S前体rRNA和成熟18SrRNA减少,而成熟的28SrRNA和5.8SrRNA的含量未受影响。在条件性敲除了rpS6基因的小鼠肝脏细胞中,也观察到了34Spre-rRNA的堆积,新合成的18SrRNA则检测不到,说明rpS6蛋白对于30Spre-rRNA加工成为成熟的18SrRNA是必须的。依据HadjiolovaKV等对Hela细胞中rRNA加工成熟途径的研究结果判断,rpS6蛋白可能与pre-rRNA的A1剪切位点(3657nt)的剪切有关。上述LiH等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当在酵母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雷帕霉素后,除可观察到25SrRNA和18SrRNA含量明显减少外,同时还观察到35Spe-rRNA和27Spe-rRNA(相当于高等真核细胞30Spre-rRNA)含量增加。雷帕霉素作为mTOR的特异性抑制剂,可以通过mTOR-S6K-S6信号通路,间接的影响rpS6蛋白C端的4个丝氨酸磷酸化(Ser235、Ser236、Ser240、Ser244)。当使用雷帕霉素抑制了rpS6A和rpS6D稳定转染细胞以及野生型HEK293细胞内源性的rpS6蛋白C端的这4个丝氨酸磷酸化后,由这5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组成的功能域不能发挥作用。采用Northernblot的方法,使用针对前体rRNA的探针(该探针可检测47Spre-rRNA、45Spre-rRNA、30Spre-rRNA、21Spre-rRNA以及18S-Epre-rRNA),可在野生型HEK293细胞以及rpS6A稳定转染的细胞中检测到30Spre-rRNA堆积,而rpS6D稳定转染细胞中未检测到30Spre-rRNA堆积,说明rpS6蛋白C端的5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可能是rpS6蛋白参与30Spre-rRNA加工成熟的主要功能域。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甘草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和赭曲霉毒素A的HPLC-FLD和LC-MS/MS测定方法;研究免疫亲和柱再利用的可行性;运用再利用的免疫亲和柱净化17种中药材,并用HPLC-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前言: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是体内组织细胞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作为细胞内能量传递的“分子通货”,储存和传递化学能。蛋白质、脂肪、糖和核
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1)主要通过人的呼吸道、皮肤和粘膜密切接触感染,感染多发生于口腔、咽、眼及皮肤等部位,少数发生于生殖器部位。原发性疱疹感染消退后,残存的病毒经周围神经沿神经轴索转移至三叉神经节等部位,长期潜伏。当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遭遇某些刺激因素如发热、受凉、感染、月经、胃肠功能紊乱、创伤等,休眠病毒则在体内激活、复制,使人体发病。在我国,受HSV-l感染的人群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研究预
2月13日至15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到兴安盟调研。白玉刚一行深入兴安盟文化中心和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调研兴安盟文化中心项目建设情况和义勒
电视文化是都市生活的产物,或许这就是农村节目难以摆脱尴尬和不太景气境地的一个原因。尽管农业电视信息采集、节目制作费时费力,却一直难以进入人们的期待视野。但是近几个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图运算-等度,并对一些简单的等度图的边染色进行讨论同,同时获得它们的边色数.
作为中小企业板的拟上市公司,发行人的所处行业及细分行业、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公司的成长空间等是证监会、发审委和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As the SME board to be listed
群雄缚蛟龙,八年汗水中。  藤蛇越千里,瑶家乐无穷。  每当我读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甘苦视察边远山区大化水电站时作的这首诗,心中便油然为他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与民同甘共苦的情感生出敬意。  甘苦(1924-1993),曾用名甘华名,壮族,扶绥县人。1947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龙津县河渡民兵连政治指导员。11月6日,参加黄嘉在凭祥上石发动的武装起义后,任凭祥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