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对不对”“对”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drago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话语标记的形式和功能探究己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全新的探讨课题。本文撷取了问答毗邻对“对不对”“对”话语形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二者在自然语料中的使用情况和序列分布,考察了其话语形式、语音特征和与话语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对不对”“对”两个话语标记的产生原因和机制作出了合理的解释。本文还从跨语言的角度揭示了“对不对”“对”话语标记功能的跨语言共性和个性,为全面深入认识肯定性词语的话语功能提供了类型学上的参考。论文的研究建立在自然、真实的口语交谈语料之上,得出的结果能够反映“对不对”“对”在访谈对话语域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在分析语音特征方面运用了先进的Praat语音分析软件辅助研究,减少了研究结果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文章运用浮现语法理论和互动话语语言学理论并结合大量对话事实描述和阐释“对不对”“对”两个话语形式的功能。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回顾了自然口语、话语标记和“对不对”“对”的研究现状和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第二章介绍了浮现语法理论、互动语言学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与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说明了文章使用语料的情况和语料转写符号。第三章定量地考察了“对不对”在访谈对话中的分布情况、语音特征和话语功能,并对“对不对”新的话语功能的产生原因和机制作了简单的解释。第四章考察了“对”在访谈对话中的分布情况和话语功能,并对“对”的话语功能的产生作出了合理的解释。第五章简要总结了“对不对”“对”形式的话语功能的异同,并尝试从跨语言的角度来探究肯定性话语标记的形式和功能共性。研究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访谈对话中,“对不对”附加形式不仅有向听话人征询断言命题或假设命题的意见的基本功能,而且有向听话人传递说话人自身对陈述命题态度的强化确认功能,有央求和缓和语气的情感表达功能;在访谈对话中,“对”有积极应对功能、弱化拂意功能、确认加强功能、同情激活功能和话语连贯功能;2、话语形式的话语功能是在对话互动中不断浮现出来的。话语标记的形成动因是对话形式惯例化和主观化、交互主观化的结果;3、对话结构的高频使用同样可能导致话语意义磨损和弱化。在访谈对话中,“启发—反应—跟进反馈”三分结构高频存在。“对不对”“对”的话语功能源于三分对话结构中间一环的缺失;4、“对不对”“对”的新的话语功能更多出现在较长的叙述性话语中。“对不对”“对”口语性较强的话语功能可以渗透到书面语的话语表达中;从跨语言的角度看,“对”等肯定性词语形成话语标记具有类型学意义上的普遍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商誉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就企业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提升
隐喻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用语和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法。随着学者们持续不断的研究,人们对于隐喻理解
随着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在企业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员工成为企业取得竞争力的核心。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鼓舞和激励员工,使其保持高昂的斗志已经
对于区别词内部词语的分类,不同的学者根据研究方法对区别词进行了分类。朱德熙先生是根据音节将区别词分为:单音节区别词、双音节区别词;吕叔湘和饶长溶将区别词分为:单语素的非
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英国人查尔斯狄更斯和他的作品长期以来深受来自海内外学者各角度的研究。本文采用叙事学原理,尤以空间叙事理论对其晚期代表作《远大前程》
废纸的二次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减轻造纸行业面临的资金、原材料供应不足以及产能低下等诸多问题。废纸杂质的识别分拣以前都是基于人工进行操作的,不但效率低下,质量难以保证,还严
以包雪声、顺庆生两位教授和陈立钻所长为主编、吉占和研究员主审的《中国药用石斛彩色图谱》已于2001年5月由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186千字,彩照250
本文概括了人地关系的五个主要特征:人地关系的多重性、异时相关性、异地相关性、人的主动性和多重决定性。
本文分析了一种新型同相供电方案—组合式同相供电。它取代制造复杂的平衡变压器,以单相变压器为基础,配以适当的补偿装置,从而实现同相供电。同时,主接线变化、牵引匹配变压
话语标记语不直接构成话语的命题内容,而是从整体上调控会话交际的成功实现。该文以美剧《绝望的主妇》第一季中出现的话语标记语you know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语用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