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OsI3铁磁半金属晶体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和电子器件小型化的需求,迫切需要发展集成度更高、功耗更低、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和存储密度更高的新型电子器件。近期,大量的二维(Two-Dimensional,2D)材料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2D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磁学和机械性能,出色的物理性能使其可以成为新型电子学器件的备选材料。理想的可用于自旋电子学器件的材料应具有较大的磁矩、高自旋极化率和较高的居里温度(TC)等特点。磁性半金属材料被认为是极具发展前景的自旋注入候选材料,因为其具有不同于磁性金属和磁性半导体的独特的能带结构:两个自旋带中的一个显示金属性,而另一个呈半导体或绝缘体特性,从而导致电子在费米能级附近完全(100%)地自旋极化率,对发展自旋阀、自旋过滤器等高性能自旋电子学器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利用第一性原理系统的研究了二维OsI3本征铁磁半金属晶体材料的相关性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单层OsI3晶体通过不同的堆叠方式可形成C2/m、P3112、R3三种不同空间对称点群的块体相(Bulk)。结果显示,C2/m块体相能量相较于R3和P3112块体相分别低0.03 eV/OsI3和0.09 eV/OsI3。C2/m块体相结构的解离能大小为0.36J/m2,以上结果表明单层OsI3可以较为容易的从稳定的C2/m块体相剥离。(2)铁磁单层可能包含C2/m和D3d两种对称性构型,但是计算发现单层D3d构型能量比C2/m能量高0.145 eV/OsI3。为验证结构的动力学稳定性计算了两种对称性构型声子谱,发现C2/m对称性的构型声子谱没有虚频。从能量角度和动力学稳定性方面证明单层OsI3的基态结构为C2/m对称性构型。基态结构高达3.18 meV/OsI3的结合能侧面论证了结构能量的稳定性。300K 下利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验证了其热动力学的稳定性,能量和结构的稳定性充分的证明了其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双轴拉伸/压缩进一步研究其铁磁稳定性,发现在-2%到5%范围的双轴应变下OsI3单层仍旧保持铁磁性。(3)为评估本征磁性体系的磁基态,比较了铁磁(FM)序和多种反铁磁序(AFM-Neel、AFM-Zigzag、AFM-Strip)磁构型的能量,结果表明铁磁序为体系的磁基态,体系磁矩大小为1μB/OsI3。面内磁各向异性能高达3.89 meV/OsI3比大多数的2D磁性材料高了一个量级。分析单层晶体电子能带结构可知体系为间接带隙(1.83 eV)铁磁半金属体系。深入分析PDOS充分论证了体系磁性起源的内在机制。(4)基于Ising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更为精确地评估了铁磁性材料的另一个重要参数一TC。同时考虑三种近邻磁耦合相互作用时本征铁磁半金属单层OsI3的居里温度为TC=35K。基于第一性原理,本文对二维铁磁半金属OsI3晶体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证实OsI3单层可以作为新一代自旋电子学器件候选材料。
其他文献
由于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VCSEL)中增益介质和腔的弱各向异性,导致VCSEL可以激射两个沿晶格方向且彼此正交的线性偏振光。在外部扰动下,VCSEL会出现偏振开关(Polarization Switching,PS)和偏振双稳(Polarization Bistability,PB)这两种特殊的动力学态。VCSEL的PS
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生物医学以及经济等众多领域,极大的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中,光子脉冲神经网络在信息处理速度以及能耗等方面相较于传统神经网络具有一定的优势。作为光子脉冲神经网络中重要的信息处理单元,光子突触可以模拟人类大脑中存在的与学习和记忆紧密联系的脉冲时间依赖可塑性(STDP)学习机制,因而已经成为了当前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特别的是,垂直腔半导体光放大器(VCSOA)因具有易集成、
超快超强激光脉冲驱动原子相互作用发生了一系列有趣而新颖的高阶非线性现象,如高次谐波产生和非次序双电离等。强场非次序双电离中涉及的两个电子具有强烈的关联性,这为探索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电子关联行为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途径。自1982年L’Huillier等人发现非次序双电离以来,强场非次序双电离一直是强场物理领域的热门课题。大量研究表明非次序双电离中电子关联行为及其微观动力学依赖于激光脉冲的强度、波长、
电磁超构材料是一种人工电磁结构,与入射电磁波相比其尺寸处于亚波长,而排列方式为周期性排布。由于其表层图案和设计结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超构材料呈现出非常多奇特的物理性质。通过调节结构尺寸和周期排列等方式,可对电磁波振幅、相位、极化方向进行自由控制。电磁超构材料吸波器同传统吸波器相比,具有厚度薄、吸收频带宽、吸收效率高等优点。本论文聚焦新型超构材料吸收器的研究,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1)随着现代雷达探
采用FT-IR技术跟踪正硅酸四乙酯(TEOS)水解过程并结合XRF、UV-Vis等表征探讨了水解时间对TS-1分子筛中钛物种分布的影响。以1-己烯环氧化为模型反应对TS-1分子筛的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TEOS适度水解能有效抑制非骨架钛形成,提高骨架钛含量,而水解时间较短或过长均不利于钛进入骨架,并会明显降低TS-1分子筛的催化性能。TEOS水解2 h后制得的TS-1分子筛具有最佳的1-
稀土无机发光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发光材料,其凭借着丰富的发光颜色和优异的发光性质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检测等众多领域。众所周知,无机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颜色的丰富性主要是依赖于稀土元素原子特殊的电子构型赋予其对应离子的丰富的4f-5d能级跃迁,所以通过掺杂稀土离子来制备各类无机发光材料是稀土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到目前为止,有关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很多,其基质材料涵盖了包括氧
与伪随机数相比,物理随机数(physical random bits,PRBs)在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和不可重复性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在密码技术、通信和统计模拟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传统的PRB发生器基于电子电路技术,产生随机数的速率大多为Mbit/s量级,这并不能满足发展高速通信的要求。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从光学混沌信号中提取出Gbit/s量级的高速PRBs。目前,以光学混沌信号
自从1967年脉冲星发现以来,脉冲星的研究就受到了天文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脉冲星是具有高速自转、强磁场和高密度的中子星,目前已经发现了3000多颗。脉冲轮廓是指脉冲星的辐射信号随时间周期变化的曲线。由于脉冲星会周期性的辐射出脉冲信号,因此在每个周期内记录下的脉冲信号就称为单脉冲。将多个单脉冲按周期叠加就会形成形状比较稳定的平均脉冲轮廓。子脉冲是单脉冲更精细的结构,子脉冲在辐射窗口中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是
有机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在高质量全彩色显示和固态照明应用中的优异性能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其效率已可以与常规光源竞争,但却存在高亮度水平下发生效率滚降的问题,这个现象的存在阻碍了OLED的进一步发展与突破。红、绿、蓝三原色器件是OLED全彩色显示的基本条件,但目前蓝光器件的发展依然滞后。由于磷光器件的成本较高,稳定性较差且寿命较短,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材料易于合成、光色稳定的荧光器件。因此本文深入探究了
热电材料有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能力,其制成的设备可以有效利用汽车,工厂等排放的废热。这是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减少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途径之一,因而在再生绿色能源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热电材料的热电转换能力和转换效率可以通过功率因子和热电优值(5来衡量。高热电转换效率取决于大的热电优值,即高的功率因子和低的热导率。因此,想要制作高转换效率的热电设备需要寻找具有高热电优值的新型热电材料或者利用能带工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