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我国属于全球食管癌的高发区有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食管癌主要分为鳞癌和腺癌,我国食管癌以鳞状细胞癌(ESCC)为主并占90%以上。目前TNM分期是主要的食管癌预后预测指标,但患者往往需要手术后病理结果才能明确分期,而术前一般通过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来进行临床分期。通常通过临床分期指导实施手术或非手术治疗,但往往准确性较差,需要其他分子标志物来辅助其判断的准确性,进而指导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属于全球食管癌的高发区有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食管癌主要分为鳞癌和腺癌,我国食管癌以鳞状细胞癌(ESCC)为主并占90%以上。目前TNM分期是主要的食管癌预后预测指标,但患者往往需要手术后病理结果才能明确分期,而术前一般通过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来进行临床分期。通常通过临床分期指导实施手术或非手术治疗,但往往准确性较差,需要其他分子标志物来辅助其判断的准确性,进而指导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改善预后的判断。近些年研究发现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关于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以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粒细胞比值(NLR)已被证明与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的预后有关。因此我们拟通过探究其与ESCC患者的预后关系,探究其是否能优化食管癌术前分期并作为辅助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可为现有预后评价系统作补充,为食管癌患者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简单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筛选获得143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80例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血常规指标作为对照。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患者术前PLR、NLR的最佳截断值,以此为依据将入组患者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因素、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差异性。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最后通过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使用SPSS22.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运算,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正常人相比,ESCC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NLR、PLR等值更高,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根据绘制的ROC曲线得出PLR、NL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1、2.02。比较得出,PLR高值组和低值组之间的T分期、N分期、TNM分期及肿瘤复发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以NLR分组得出类似的结论,故认为不论是PLR值还是NLR值,ESCC患者术前这些指标的高值往往提示肿瘤的分期较晚或病情更重,术后更易复发。进一步绘制生存曲线得出PLR或NLR低值组患者术后的PFS相对于高值组更长(P<0.01)。单因素分析得出: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术前PLR≥121、NLR≥2.02均为影响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PFS的危险因素。最后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术前PLR是影响ESCC患者术后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PLR及NLR与ESCC患者术后病理及预后有关,未来可能作为患者术前分期及预后判断的补充,指导临床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患者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CA)的变化。方法:1.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三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完善颅脑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并临床诊断为脑白质疏松症的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依据颅脑
目的:通过检测肺腺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血管抑制素2(vasohibin-2,VASH-2)与F框/WD-40域蛋白7(F-box and WD-40domain protein 7,FBXW7)的表达,探讨VASH-2与FBXW7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入院患者中经肺癌切除术并经病理科确诊为肺腺癌患者30例;收集患
目的:肝移植是终末期肝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存在供肝短缺的限制,三维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有望解决这一限制。通过生物打印,生物墨水包裹细胞组装成类肝器官,产生细胞-基质间连接来调控细胞功能,因此生物墨水的性质对类器官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影响。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atin methacryloyl,Gel MA)为天然材料,常用于构建结构复杂的类肝器官,但其缺乏肝脏特异的生化大分子,无法较好模
目的:通过采用循证医学和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的方法,评估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aparoscopic sacral colpopexy,LSC)较传统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进一步为临床手术医师针对不同患者制定最佳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
目的: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实践证明实施有效的引产措施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剖宫产的发生,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我国剖宫产率。本研究旨在探讨库克球囊(Cook cervical ripening balloons,CCRB)和地诺前列酮栓即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真武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观察及研究,对比慢性肾盂肾炎分别采用西医、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为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开辟了研究思路。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肾病门诊的女性病人,经过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选取68例患者入组,由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n=34例),对照组(n=34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4周,治疗组除了4周的抗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作为围产期研究热点,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并可造成母儿不良妊娠结局。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已有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因子、炎症细胞因子和维生素D参与了GDM的发病。生理条件下维生素D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并刺激胰岛细胞分泌、降低胰岛素抵抗。CYP24A1作为编码维生素D降解信号通路的核心蛋白的代表基因,在维生素D代谢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CYP24A1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目的:尽管辅助生殖技术(ART)已广泛用于有生育困难的夫妇,但子代的安全性仍然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评估使用ART治疗后夫妇的子代可能发生的出生缺陷风险,本次研究通过队列研究结果进行了meta分析,探讨ART对子代可能发生缺陷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既定策略搜索了建刊至2020年之间发表在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