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taiyangkai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发展使资源配置的范围超越了国界,产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要索最佳组合和资源的最有效利用,由此带来产业结构新一轮调整和升级,并遵循国际化的方向演进。在这一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推进产业国际化的实质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并不断谋求进一步升级,以占有价值链中附加值较高部分。加快推进产业国际化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选择。电子信息产业是典型全球性产业,由于其与生俱来的开放特性和特殊的发展规律及模式,它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在新一轮产业国际竞争中的力量强弱,是推动国家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着力点。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2011年9月8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战略层面明确了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征与竞争规律,以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分析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基本格局,阐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基本现状和存在的土要问题,对比总结典型电子信息产业强国(地区)国际化发展模式和经验,并进一步构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战略的基本框架:静态比较优势下,产业国际化发展注重发挥产业的劳动密集性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并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从事产品加工组装并扩大出口,以解决国内就业,同时尽最大可能利用外资,实现技术进步。这一途径从短期看,有利于产业规模扩大并促进经济发展,但其问题在于极易造成分工锁定,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动态比较优势主张在开放条件下保持经济独立性,注重从动态角度培育和提升新的比较优势,通过产业升级突破国际分工锁定,实现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随着全球性社会化大生产网络的逐步形成,“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全新竞争格局已基本确定。建立在资源、产品基础上的自然分工,已经被新型基于产业价值链各环节上的分工所取代。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跨越国界的分工安排特征尤为明显,全球化趋势要求产业内企业必须成为国际化企业,产业也必须以国际化为战略发展方向。一般认为,产业生命周期存在形式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主要阶段,各阶段在产业发展中存在不同作用,也表现出不同特征,而电子信息产业与多数产业一样,基本遵循这一规律。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的划分,产业依照所处阶段叮被视为新兴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一国根据其产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国际化战略。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以国际分工理论为主要工具,剖析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分工现状,把握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跨国界安排及附加值分布特征,进一步总结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国际地位,描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历程,并结合主要国家(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经验,思考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路径。为描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轨迹,并准确判断一定时点下其所处产业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本文采用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以两者比率反映电子信息产业随国民经济增长的变化状况,并对该比值与时间的散点图分别进行Pearl模型与Compertz模型曲线拟合,描绘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长曲线和生命周期曲线,界定其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同时,结合本文设计的22个产业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判定,在中美比较基础上,客观判断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以及存在的弱项指标,为进‘步构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战略提供现实依据。最后,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的战略实施环境,运用SW0T分析法研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当前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制定产业链延伸及核心技术和标准突破的发展目标,提出以产业升级为主要手段的发展路径,并提出包括贸易方式、技术创新手段、人才培养等在内的战略措施,为我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提供对策与建议。论文从内容和结构上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阐述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明确研究内容和方法,制定技术路线并陈述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起点。结合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主要观点,对产业国际化的定义、内涵、表现形式及特征进行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第三章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化格局及发展趋势。对电子信息产业进行明确界定,并从动态比较优势和产业生命周期角度,阐明国际化战略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勾勒出当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国际格局,从电子信息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入手,强调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指出其发展的基本趋势;第四章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电子信息产业。通过分析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分布和“微笑曲线”的国别安排,回顾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历程,明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进一步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五章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水平测度及实证研究。利用Pearl模型、Compertz模型曲线对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曲线进行拟合,构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长曲线和生命曲线,明确其在产业生命周期的所处阶段,同时,结合本文设计的22个产业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判定;第六章主要国家(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典型特征与策略。通过对世界主要电子信息产业强国和地区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和主要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为构建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战略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依据;第七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战略构建。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的战略实施环境,指出当前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进一步提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实施路径和具体措施。第八章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并对后续深化研究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正>晚清时期,风云激荡,大量基督教传教士来华传教,与中国民众频繁发生冲突。据统计,晚清时期全国共发生围攻教堂教士案件1600余起。国弱民穷之际,如何处理疑难、复杂的教案,
"效益在规模、关键在管理、成败在防疫"的养殖理念,已是业内人士和广大养殖户的共识。如何搞好疫病的防疫工作,铸就坚实的疫病屏障,是众多兽医工作者孜孜不倦探索的课题。无数
把物流配送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分为对货物状态的影响、对车辆状态的影响和对道路状态的影响三类。提出了基于突发事件的面向对象的物流配送过程的建模构想,模型由三部分构成。
系统论述了主成份分析法,并对该方法在我军后方仓库绩效评价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我军后方仓库管理工作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法。
目的 :探讨应用 L e Fort 型截骨进路切除侵入翼腭窝、颞下窝的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1月采用 L e Fort 型截骨进路手术
<正>功能关系是高中物理力学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对功能关系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考理解——弄清力做功与各能量的转化关系各种
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里的教学法,已经受到了广泛的认可。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任务型教学法发展迅速,从最开始应用在外语教学领域,到逐步深入到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该教学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肯尼亚作为“一带一路”在非洲的重要节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和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随着中肯交流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肯尼亚人选择汉语作为与世界交流的工具。笔者在肯尼亚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
为筛选分泌山羊γ干扰素(IFN-γ)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以原核表达的山羊rIFN-γ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细胞与SP2/0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以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分泌山羊IF
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UNESCO对非物质文化的关注,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提出,使非遗保护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如何保护非遗,非遗保护的各个
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的发展,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经济质量却没有与高增速并驾齐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