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主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应用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long2006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作为目前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具有多级性、全面性、灵活性的特点,是一种全新的抗震设计理念。基于位移的结构抗震设计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因其操作简便,对性能水平的确定比较直观,受到了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对结构性能水平的研究现状,以及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全面阐述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基本理论。在综合各类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以上方法,对某工业建筑四层框架结构分别在不同地震作用水平下具有不同性能水平进行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将此框架结构的性能划分为使用良好、人身安全和防止倒塌三个水平,提出了利用层间位移角作为量化结构的性能指标。采用倒三角形水平分布荷载的等截面悬臂柱的侧移曲线作为框架结构的初始侧移模式。在此基础上,将多自由度体系转化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导出了相应的等效参数。并根据其性能水平确定了结构的目标位移,采用假定的侧移模式给予修正。然后对结构构件进行刚度和强度的设计,并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校核。最后在不同的侧移模式对直接基于位移设计方法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以上实例得知,位移比强度更能体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水平,采用层间位移角作为框架结构性能水平的量化指标比较合理,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便于结构设计人员进行抗震设计。同时本文采用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的确能将框架结构的位移控制在目标位移之内,但当结构的抗震设防水准提高时,为了满足结构性能水平提高后的变形和强度要求,需要增加构件截面配筋或加大构件截面尺寸。通过不同位移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位移模式对直接基于位移方法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因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模式还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输电线路上的覆冰在温度升高和风荷载等作用下会发生脱落,从而引起导线竖向振动和横向摆动,可能引起导线烧伤、跳闸、闪络等电气事故,也可能导致导线断股、绝缘子和金具损坏、杆塔折损甚至倒塌等机械事故,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目前有限元法是解决输电线路脱冰动力响应问题的主要手段,而输电线路属于大跨度强非线性结构,前处理和求解占用较多时间,采用参数化有限元法可提高建模分析效率,这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首先实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中,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的配筋比例受预应力度的大小控制。预应力度的不同,反映了构件中施加的预应力水平高低。预应力度取值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预应力
碰撞冲击本身是一种灾害,恐怖袭击、车船撞击等使各类结构面临着直接的碰撞威胁;车祸、地震等灾害的的次生灾害中也包括对结构的碰撞冲击作用,由此可见,结构面临的碰撞冲击威
钢管混凝土拱桥自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新兴以来,因其优异的结构特性在桥梁建设上的发展尤为迅速,在大跨度拱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异型桥型的出现使
嵌岩桩单桩承载力高,沉降小,抗震性能好,因此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国家建设的快速发展,软质岩石中的嵌岩桩问题越来越经常遇到。由于对软岩工程性质的研究不够,以及对嵌岩桩
加筋挡土墙结构相比于素土结构,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更强的地形适应性、便于施工和造价更经济等多个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对加筋挡土墙的受力和破坏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我国一些早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接近或达到了使用期限,出现了诸如混凝土表面碳化、钢筋锈蚀等诸多问题,对其进行维修加固能够提高其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
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是后三峡研究重点之一,该区域的滑坡空间差异性分布与局部构造有着密切关系,局部构造控制着滑坡群的分布及演化过程。另一方面,蓄水后库岸岩体水环境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