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射线暴宿主星系的统计分析及其光学余辉观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bq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是宇宙中剧烈的爆发。自从Vela卫星观测到伽玛暴并将观测数据公布之后,这种短时标释放高能量,并快速衰减的现象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多年来,我们已经有了关于伽玛暴较完整的观测数据,这主要归功于越来越多的用于观测伽玛暴的卫星升空和地面望远镜的使用。基于这些观测数据,伽玛暴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一些本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本文的工作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间接的帮助。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对一类特殊伽玛暴的宿主星系的统计研究和对伽玛暴光学余辉的观测。  本文首先介绍了伽玛暴的背景知识。以观测为主介绍,涵盖了伽玛暴的由来,瞬时辐射、余辉和宿主星系的观测,简单介绍了伽玛暴的理论模型,和一些重要的统计关系。  然后介绍了三类样本的对比研究,这项工作收集了迄今为止最齐全的伽玛暴超新星成协事件的宿主星系样本(样本1)、地面巡天发现的宽线Ic型超新星宿主星系样本(样本2)、以及超亮超新星的宿主星系样本(样本3)。根据这些星系的观测数据,使用统一的计算方法得到这些星系的质量、金属丰度和单位质量的恒星形成率,并比较分析了三个样本在各个物理量的分布,结果发现三个样本的金属丰度存在差别。到底是纯粹的样本选择效应导致该差异,还是这两个样本中的源有内在差别,现在得出结论还为时尚早。第三章和第四章介绍了对伽玛暴的光学余辉的跟踪观测,分为光学余辉观测和测光处理两部分。处理得到了三个伽玛暴的光学数据,并且发表到了GCN上,这三个伽玛暴分别是GRB151210A、GRB161027A和GRB160131A。  最后,对本文的主要内容作了总结,就主要工作中的样本扩大和算法改进做了展望。
其他文献
二次谐波是一种重要的二阶光学非线性效应,在探测、传感、成像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同时可以作为一种基础的频率变换手段。金属表面自由电子在入射光场影响下形成集体震荡可以
伽玛射线暴是发生在宇宙学距离的短时标的伽玛射线突然增强并很快消失的暂现天体现象,被认为是继宇宙大爆炸后最剧烈的高能暴发事件。自1973年伽玛暴的发现被正式报导以来,在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Pb(ZrxTi1-x)O3(PZT)铁电薄膜,用磁控溅射法生长(La0.5Sr0.5)CoO3(LSCO)和FePt电极,制备了LSCO/PZT/LSCO铁电电容器和FePt/PZT集成薄膜。采用现代分析方法
与经典的理论不同,量子纠缠是量子体系之间非定域性关联,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资源,量子纠缠在量子信息科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量子纠缠的研究主要包括以量子纠缠的制备、量
金属氧化物、Ⅲ-Ⅴ、Ⅱ-Ⅵ等纳米半导体材料的有别于块体的独特的功能性质已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是当今先进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之一。纳米稀磁(DMSs)半导体由于非磁性
光不仅能够产生热能,还可以对物体产生辐射压力,由此衍生出了“腔光力学”这一学科。腔光力学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腔光场与机械振子的光压耦合。具有代表性的是谐振腔系统,因其体积
Ⅲ族氮化物半导体因其连续可调的宽广的直接带隙及其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光显示、光照明、光存储、光探测和功率电子器件等光电子器件等领域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潜力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