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l-Ta共晶合金高温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n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在微观结构上具有一定的"长程有序"的特点的化合物,且相比于其他的金属间化合物,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在物理性能(如抗高温氧化、耐热腐蚀和抗硫化腐蚀)和力学性能(如比刚度和比强度)等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其韧性高于高温陶瓷材料但低于镍基合金。因铁铝基材料在密度、抗冲击性能、耐磨性能和成本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的优势,故铁铝基材料在结构材料的研究与使用方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希望取代传统的不锈钢、钛合金、镍基合金等,但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在工程中的应用中受到室温脆性与600℃以上时强度急剧降低两个关键性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向铁铝金属间化合物中加入微量的钽元素采用Bridgman定向凝固技术制备凝固速率为90、100、200、400、600μm/s的Fe-Al-Ta共晶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凝固组织特征,并采用经典理论模型预测了不同凝固速率的Fe-Al-Ta共晶的层片间距。采用拉伸试验和三点弯曲法研究了600℃高温的Fe-Al-Ta共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通过分析、对比高温和室温的断口形貌和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发现,在高温时,材料的断裂方式是韧性断裂,高温时的抗拉强度高于室温时的抗拉强度;三点弯曲试验和样品的断裂形态的结果表明,Fe-Al-Ta共晶复合材料在600℃高温下的断口有大量韧窝存在,同时,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大,韧窝的尺寸逐渐减小。采用恒温氧化法对Fe-Al-Ta共晶复合材料进行了高温氧化试验,试验温度分别为600℃、700℃和800℃,取样时间间隔为10h。结果表明:Fe-Al-Ta共晶复合材料氧化增重曲线呈现直线规律。在800℃时,氧化增重量明显高于700℃和600℃时的氧化增重量。利用XRD、SEM以及EDS等检测手段分析了氧化膜的形貌及物相组成。分析表明:在600~800℃氧化时,氧化层均由铁的氧化物构成。刚开始氧化生成Al2O3,但由于Al的含量较少不足以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随着时间的增加Fe3+逐渐向外扩散,生成Fe2O3氧化物。
其他文献
工业废物中Cr(VI)的不当排放导致环境中铬含量升高,造成了严重的土壤和地下水Cr(VI)污染。降水淋滤是Cr(VI)进入地下水的主要方式,包气带作为铬进入地下水系统的必经途径,是
由于抗生素在控制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抗生素被大量使用并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对环境中的微生物产生了选择压力,造成抗性菌和抗性基因的传播和扩散,引起环境污染并危害
数控机床的发展水平代表了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加工精度是衡量数控机床工作性能的最重要指标。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高效精确地辨识出几何误差并实施误差补偿,是提高机
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又名多孔配位聚合物(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s,PCPs),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引起了科研工作者们广泛的兴趣,并成为化学和材料
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中喹啉和吲哚类化合物是常见的两类杂环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理、药理活性,在医药、农药、材料以及有机合成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合
针对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对机载电力供给能力的巨大需求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壁面散热为能量来源的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闭式布雷顿循环(CBC)发电系统。其中S
桩板结构是一种由板-桩-土共同组成的复合路基结构。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桩板结构在路基中的应用也越发成熟。黄土路基的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和较差的水稳性,桩
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污染日益突出,重金属离子有毒性且不可降解,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建立快速、便捷、准确的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对保护人类健康、维护生态系统
本文对几类非线性分数阶微分方程的可解性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有:第1章,运用混合单调算子不动点理论研究非线性分数阶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正解的存在唯一性.其中(?)为连续函数,(
本文通过2道次ECAP变形(等效应变量约0.75)和ECAP+旋锻变形(等效应变量约2.58),以及旋锻后300℃、400℃退火1h,获得4种具有不同组织的超细晶纯钛。分析了4种超细晶纯钛的组织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