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与补偿标准模型研究——以珠海市斗门区为例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v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紧张对城市人民的生活,城市的发展影响重大。珠海市水资源呈现出“西多东少”特征,而城市主体偏东,加之近些年咸潮上溯加剧,水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对此,珠海市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强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合理调配水资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市水资源紧张的矛盾。但同时,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本高、投入大,保护区内村镇为保护水源地环境生态付出了较高的机会成本。因此根据珠海市“西水东调”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实际,本文以饮用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并以珠海市斗门区为例,对生态补偿机制模型的建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通过对生态补偿理论、生态补偿原则的相关分析,在以往相关的研究基础上,从水源区生态建设和保护投入、饮用水源保护区限制工业发展损失的机会成本、水资源费的补偿、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移补偿四个方面开展论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分别采用费用分析法、机会成本法、水资源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等对各部分补偿费用进行计算。同时考虑到水量、水质、补偿意愿、支付能力等因子,引入水量分摊系数、效益修正系数、支付意愿—恩格尔系数进行补偿量的修正,建立生态补偿标准模型,确定了珠海市斗门区的生态补偿量为3462万元,并提出补偿途径与措施。研究表明,饮用水源区生态补偿模型的建立将协调饮用水源保护区域与供水受水区域的发展关系,促进水源地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公平、和谐的社会建设。
其他文献
水库是防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控洪水的重要防洪工程措施。如何做到水库的统一规划、优化调度,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的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
摘要: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切实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需要彻底转变教师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素质教育;学科知识;能力培养  实行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趋势所要,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本文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探索出化学教学
多沙河流上修建的水库,都存在库区淤积问题。而在黄河的干支流上修建水库,水库淤积问题更为严峻。在上游来水来沙和枢纽调度运行的共同作用下,库区会产生纵向沿程淤积,同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