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30年来,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讨论已经由局部到整体,由理论到实践,逐步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主导目标。2007年底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要求高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纳入选修或必修课行列中来。这项政策的强力推出说明国家教育部对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给予极高的关注。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近些年越发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重要原因是部分毕业生职业素质缺失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任,面对严峻的就业竞争,如何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注入新的理念和内容,突破传统的教育程式,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模式探索新理论,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从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已成为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首先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实践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以及对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同类院校的实证调查,具体掌握了部分有代表性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要求,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其次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现状与企业需求进行理性的分析,找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的误区以及与社会现实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最后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上提出当代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确立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竞争意识,培养适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职业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