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部表情特征的驾驶员疲劳状态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5987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驾驶员疲劳驾驶是导致重大恶性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通过机器视觉对驾驶人面部图像进行识别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其疲劳状态的有效判别。该方法为非接触式检测,具有精确度高和实时性好的优点。目前的研究存在的问题是:作为判断指标的特征形式单一,以统计指标为主,且局限于人脸局部特征,没有充分利用面部表情形态包含的疲劳信息。若能够进一步挖掘驾驶人疲劳时的面部整体表情信息,丰富疲劳判别的特征空间,模拟人对疲劳表情的智能认识过程,则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对疲劳时人脸的表情形态进行描述和模拟,围绕疲劳表情特征的挖掘和提取、驾驶员疲劳状态判别等问题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定性分析了疲劳时驾驶人面部表情的特征,并研究了静态图像中疲劳表情特征的表达力。基于实际道路疲劳驾驶试验数据,分析了面部疲劳表情的产生机理和表情元素构成,讨论了疲劳状态迁移过程的基本特性;通过探索人对动态视频和静态图像的疲劳状态辨别能力的差别,研究了静态图像中面部表情特征的疲劳表达力。其次,构建了基于表情几何拓扑构形的疲劳特征体系,并分析了特征对疲劳状态判别的有效性。定义与疲劳表情相关的面部特征点,提出了基于三角网格结构的表情特征量化方法,描述了驾驶人疲劳时表情的几何结构特征;探究特征指标在各疲劳状态下的分布特性以及与直观表情形态的对应关系,并对其差异显著性进行了检验。最后,提出并建立了基于静态图像表情特征的疲劳判别算法。基于本论文提出的疲劳表情形态特征,设计多层的树状结构疲劳状态分类器,各层采用逐步判别法提取分类能力最强的指标集合,并建立有针对性的线性判别函数,最终实现了对驾驶员三类疲劳状态的分层判别。实车试验验证表明,以本文提出的表情形态特征作为判别指标,基于静态图像的疲劳判别算法检测精度为78.5%。判别指标充分体现了面部疲劳表情的形态特征,算法检测精度高于人的平均疲劳判别准确率。
其他文献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学校教育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培养学生,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方面能够及时地、辩证地适应新的教育
随钻测量是在钻井的过程中,测量所钻穿地层的地质和岩石物理参数,主要有电阻率、放射性、声波及核磁等。鉴于钻井特殊条件的限制,井底与地面之间随钻测量信号的传输难以通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各国瞩目的成绩。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但
炎帝和黄帝共同作为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中华人文初祖,是中华文明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有关炎黄时代的历史传说,经过若干世的口耳相传,自西周开始写入古籍文献。先秦时期是炎黄传说
<正>塔什库尔干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是314国道上通往南亚和中亚的重镇和新疆著名旅游区。但因缺少煤、电等常规能源,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近年来该区在地热勘查中发现
会议
本调查报告是根据笔者在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赴泰10个月进行汉语教学实践总结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期间调查和总结的第一手真实资料完成的,主要针对笔者的任教学校——
衡量一所高校的本科教学水平的高低,仅仅依靠其提供的工作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应当从本科教学的主体本科生入手去探究他们眼中的本科教学到底如何,他们对于本科教学的满意度如何,本
随着当今时代全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纪录片这一媒介作为现实的见证、历史的写照,在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文化共同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中间投入性产业,生产性服
相变储能材料(PCMs)可在恒定温度下提供高能量密度,在能源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备受关注。相变储能微胶囊(MicroPCMs)既可解决PCMs的泄露及体积变化问题,又可提高PCMs的稳定性、耐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