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兹华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诗人,在理论创作与诗歌创作实践上贡献突出。本文主要以其诗歌创作实践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的角度切入,运用空间批评的理论对其诗歌进行深入的挖掘、探讨。本文借用苏贾的“三种空间”即“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的三度空间辩证法为本文的基本框架结构,将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华兹华斯诗歌的空间形态,主要是指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场所。分析出华兹华斯诗歌有这样三种空间形态:乡村空间、城市空间、开放空间。乡村空间充满了和谐、温馨与宁静;城市空间充斥着权力、肮脏与衰败;开放空间是乡村与城市两种文化力量交织的场所。通过分析这三种空间形态,我们发现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空间不是单纯的背景,他赋予了其精神内涵,三种空间形态也是三种政治文化的不同呈现。第二章分析华兹华斯诗歌的空间艺术形式,主要指精神空间。这里的空间形式是指华兹华斯诗歌对话语框架的打破,呈现出的时间的空间化形态,在“模糊境界”与“儿童视域”的诗意呈现出无限的空间感。华兹华斯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策略与技法,有很强的空间表现力,给人以强烈的空间体验感。第三章分析华兹华斯诗歌作为文学文本空间的存在,它本身空间是异质的,是各种力量交汇下的结果;文学文本空间的异质性来源于文本的空间生产的异质性;文本空间与其他空间一样是生产的空间,产生出的是一种社会关系;本章最后主要分析文本空间中的政治空间的生产,华兹华斯建构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空间,即以乡村空间为代表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空间,这也一直是华兹华斯的政治信仰所在。通过用空间批评理论对华兹华斯的诗歌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华兹华斯诗歌突破了语言文字为时间性叙事媒介的局限性,具有很强的空间表现力,体现出了强烈的空间画面感;除了善于表达空间之外,空间作为诗歌存在的一个维度,空间在其诗歌中的“叙事”作用也不可忽视,并在文本、诗人、读者之间产生了强大的空间张力;最后通过空间分析我们跳出了对华兹华斯思想分析的传统窠臼,文本的矛盾裂痕并不是诗人思想转变的结果,而是空间异质性特征的必然结果;以空间为切入口来分析华兹华斯诗歌的空间艺术我们发现空间作为诗歌存在的一个维度,它在挖掘诗歌内涵价值上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将为我们研究诗歌提供很好的研究视角与理论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