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醇对白介素-1β诱导的人髓核细胞凋亡、炎症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meo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下颈部和背部慢性疼痛的主要病因,同时也是造成脊柱相关残疾的主要原因。因为成因复杂多样,且发生率较高,IDD的治疗或干预方式有限,给病人和整个社会带了巨大的经济和健康负担。造成IDD的主要原因是髓核(nucleus pulposus,NP)细胞过度凋亡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降解。同时,NP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促炎因子会加速IDD的病理过程。因此,寻找具有抑制NP细胞凋亡,减少ECM降解和降低炎症反应的药物是治疗或干预IDD的可行方案。酪醇(Tyrosol)是一种多酚化合物,具有保护心脏,抗骨质疏松,抗氧化,抗凋亡和抗炎作用。本研究探讨了酪醇对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诱导的人髓核细胞(human nucleus pulposus cells,HNPCs)凋亡,炎症和ECM降解的影响,并揭示了其相应的机制。第一部分酪醇抑制IL-1β诱导的HNPCs凋亡、炎性反应和ECM降解目的:探讨酪醇对IL-1β刺激的HNPCs中IDD进程的影响。方法:1.使用体外培养的HNPCs建立IDD模型。模型组HNPCs用10ng/m L重组人IL-1β刺激48h,实验组HNPCs用终浓度为10μM的酪醇处理48 h,或用终浓度为10μM酪醇和10 ng/m L IL-1β共同处理48 h。2.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细胞活性;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e-aspartic proteases,Caspase)-3/7检测试剂盒测定Caspase-3和Caspase-7活性。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含量评估炎症反应的强弱。其中TNF-α和IL-6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 RNA)表达量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6和PGE2的蛋白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NO释放量用Griess反应测量。ECM分解代谢相关基因,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3/9/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3/9/13)和ECM合成代谢相关基因,包括I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II)、与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的高迁移率族蛋白-9(sex determining region Y related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9,SOX-9)和蛋白聚糖(aggrecan)的m RNA表达水平同样用q RT-PCR测定。结果:1.CCK-8实验结果表明,浓度在2.5-20μM范围内的酪醇处理48h对HNPCs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IL-1β刺激呈剂量依赖性的减少HNPCs的细胞活力,但酪醇能够剂量依赖性的使IL-1β诱导造成的HNPCs活力降低显著回升(P<0.05);2.流式细胞实验和caspase-3/7活性检测结果表明,IL-1β刺激造成的凋亡率和caspase-3/7活性升高可以被酪醇抑制;3.IL-1β刺激会导致HNPCs中TNF-α和IL-6的m RNA表达量升高,与IL-1β单独处理组比,酪醇与IL-1β共同处理的HNPCs中TNF-α和IL-6的m 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4.酪醇处理能够显著抑制IL-1β刺激造成NO和PGE2浓度升高;5.IL-1β处理还能够上调ECM分解代谢相关基因如MMP-3、MMP-9以及MMP-13的m RNA水平,降低ECM合成代谢相关基因如II型胶原蛋白、SOX-9和蛋白聚糖的m RNA水平;6.这些IL-1β对ECM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改变,同样可以被酪醇反转。结论:酪醇抑制IL-1β造成的HNPCs活力减少、凋亡、炎性反应以及ECM降解。第二部分酪醇激活PI3K/Akt通路抑制IL-1β诱导造成的HNPCs凋亡、炎性反应和ECM降解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在酪醇抑制IL-1β诱导的HNPCs凋亡、炎症和ECM中的作用。方法:1.体外培养的HNPCs分四组:(1)空白对照组;(2)用10 ng/m L IL-1β处理48h;(3)用10μM酪醇和10 ng/m L IL-1β共同处理48 h;(4)10ng/m L IL-1β+10μM酪醇+10μM PI3K抑制剂LY294002共同处理48 h。2.用CCK-8测定细胞活性;用western blot测定Akt、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 Akt,p-Akt)、II型胶原蛋白、SOX-9和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量;用流式细胞技术和Caspase 3/7检测实验评估细胞凋亡情况;TNF-α、IL-6、MMP-3/9/13、II型胶原蛋白、SOX-9和蛋白聚糖的m RNA表达量用q RT-PCR测定;上清液中的TNF-α,IL-6和PGE2蛋白的浓度用ELISA检测;NO释放量用Griess试剂测量。结果:1.酪醇处理增加HNPCs中p-Akt的表达量,IL-1β处理降低p-Akt的表达量。酪醇与IL-1β共同处理组中p-Akt的表达量显著高于IL-1β处理组(P<0.05)。但酪醇逆转IL-1β诱导的Akt磷酸化水平降低的作用可以被LY抑制;2.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酪醇对IL-1β刺激造成的HNPCs凋亡率和caspase-3/7活性升高的抑制作用也因LY的加入而消失。同时,LY还显著的弱化了HNPCs中酪醇对因IL-1β刺激而升高的TNF-α和IL-6 m RNA表达量以及NO和PGE2分泌量的抑制作用。相似的,LY处理同样弱化了酪醇对IL-1β诱导的HNPCs中MMP-3,MMP-9和MMP-13表达增加以及II型胶原,SOX-9和蛋白聚糖表达减少的影响。结论:1.酪醇能够激活HNPCs中的PI3K/Akt通路。2.酪醇抑制IL-1β造成的HNPCs凋亡、炎性反应以及ECM降解是通过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发挥作用的。第三部分酪醇通过上调Sirt1激活PI3K/Akt通路,抑制IL-1β诱导造成的HNPCs损伤和ECM降解目的:进一步研究酪醇对IL-1β诱导的HNPCs凋亡、炎症和ECM降解的抑制作用是否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homolog 1,Sirt1)调控。方法:1.使用Lipofectamine 2000将Sirt1的小干扰RNA(si-Sirt1)或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i-con)瞬时转染至HNPCs进行Sirt1基因敲减。转染后的HNPCs分成四组:si-con组,si-con+IL-1β组,si-con+IL-1β+酪醇组,si-Sirt1+IL-1β+酪醇组.2.用western blot测定Sirt1、Akt、p-Akt、II型胶原蛋白、SOX-9和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量;用流式细胞技术和Caspase 3/7检测实验评估细胞凋亡情况;TNF-α、IL-6、MMP-3/9/13、II型胶原蛋白、SOX-9和蛋白聚糖的m RNA表达量用q RT-PCR测定。上清液中的TNF-α,IL-6和PGE2蛋白的浓度用ELISA检测;NO释放量用Griess试剂测量。结果:1.IL-1β处理抑制HNPCs中的Sirt1表达,酪醇处理增加HNPCs中Sirt1的表达。同时,IL-1β对Sirt1表达的抑制作用可以被酪醇处理减弱。无论是否经过IL-1β处理,Sirt1敲减均使HNPCs中Akt的磷酸化减少。2.凋亡实验结果表明,酪醇对IL-1β刺激造成的HNPCs凋亡率和caspase-3/7活性升高的抑制作用因Sirt1敲减而减弱。相似的,Sirt1敲减同样弱化了酪醇对IL-1β诱导的HNPCs中MMP-3,MMP-9和MMP-13表达增加以及II型胶原,SOX-9和蛋白聚糖表达减少的影响。同时,Sirt1敲减还显著的弱化了HNPCs中酪醇对因IL-1β刺激而升高的TNF-α和IL-6 m RNA表达量以及NO和PGE2分泌量的抑制作用。结论:1.IL-1β对Sirt1表达的抑制作用可以被酪醇处理减弱。2.无论是否经过IL-1β处理,Sirt1敲减均使HNPCs中Akt的磷酸化减少,说明Sirt1正向调控Akt通路。3.Sirt1敲减弱化了酪醇对IL-1β诱导的HNPCs的凋亡、炎性反应以及ECM降解的逆转作用。证明酪醇是通过Sirt1调节PI3K/Akt通路发挥其对HNPCs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影响大脑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ALS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退化最终会导致其死亡,当运动神经元死亡时,大脑启动和控制肌肉运动的能力逐渐受到影响,人们可能会失去说话、进食、移动和呼吸的能力,最终死于呼吸衰竭。ALS有两种不同类型,散发性和家族性。散发性ALS是最常见的,占所有病例的90%到95%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位于血管中膜,是构成血管壁的主要细胞成分。成熟的VSMC的主要功能是收缩以及调节血管的张力。在正常的血管中,VSMC的表型以分化型为主,当血管受到损伤后,VSMC从分化表型转化为合成型,获得增殖及迁移能力,并大量合成细胞外基质,造成血管内膜增生及管腔狭窄。相反,当VSMC衰老导致VSMC功能障碍时,往往引发高血压、动
缺血性脑卒中是成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FDA批准的唯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是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但其使用受限于4.5 h的狭窄时间窗和颅内出血的风险。大多数神经保护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与临床试验之间不匹配,部分原因是因为缺乏对慢性脑修复过程的观察。因此,找到有效的策略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长期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不仅仅是缺血后的超急性期对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脑卒
第一部分K线对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在单侧开门椎板成形术中失血及隐性失血量的意义目的:K线(K-line)是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连接从C2到C7椎管前后径的中点一条虚拟的直线。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的后纵韧带峰值超过K线(称为K线[-]),与骨化的后纵韧带未超过K线(称为K线[+])的患者相比,他们一般在椎板成形术后不能得到充分的减压。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中K线的位置对
第一部分TXNIP在糖尿病坐骨神经和高糖培养施万细胞中表达目的:本部分实验以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和体外高糖培养的大鼠施万细胞系为研究对象,检测糖尿病施万细胞(糖尿病小鼠坐骨神经和高糖诱导的施万细胞)中TXNIP蛋白和mRNA表达,初步探讨TXNIP与高糖诱导的施万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1.TXNIP在Ⅰ型糖尿病小鼠坐骨神经中表达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组,糖尿
目的:肾透明细胞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而且发病年龄愈发年轻。早期肾癌患者可行手术治疗,治愈率较高;而进展期肾癌患者,由于多伴有远处转移,其5年生存率低于20%,转移和复发是进展期肾癌患者的主要死因。因此,积极探索肾透明细胞癌侵袭迁移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对肾癌的治疗将有重大意义。HOXD10属于HOX基因家族的一员,其表达产物为重要的转录因子,
第一部分:Circ_cse1l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目的:通过检测来源于CSE1l基因外显子环化所形成的circ_cse1l(hsa_circ_0060745)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的癌旁粘膜组织中以及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差异,进而分析circ_cse1l的表达量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1.于临床上取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以及距离肿瘤组织约10cm以外的正常
老年性聋(Age-related hearing loss,ARHL)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生的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听力损失的原因,长期的听力损失不仅影响日常交流,还会导致老年人抑郁以及认知能力障碍等疾病。ARHL发病原因及机制复杂,目前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因此,明确老年性聋潜在的发病机制,探索新手段抑制其发展显的尤为重
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是躯体初级感觉神经元,是感觉的形成和传递通路的重要组分。DRG神经元表达多种重要的功能分子,在整个感觉传递及调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将主要探讨DRG神经元内DWSA7蛋白对外周机械刺激信号传递的影响;第二部分将主要探讨DRG局部GABA能回路中的α5-GABAA受体亚型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改变和贡献。第一部分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部位创伤中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该部位的骨折多为暴力损伤所致,常见于交通事故或者高空坠落,膝关节受轴向暴力或者内、外翻暴力造成。骨折的同时多伴有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内外翻或者过伸过屈暴力甚至会造成膝关节半月板或者韧带的损伤。其中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属于最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类型(SchatzkerⅤ-Ⅵ),多见于高能暴力损伤,不仅因为其骨折移位方式复杂多样,而且多伴有关节附属结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