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与非手术疗效三年的回顾性预调查,优化和规范出针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特点的治疗方法并通过前瞻性对比性研究尝试建立符合临床的新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昆明市中医医院骨伤科2012年至2014年开展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手术与非手术疗法疗效进行预调查,优化和规范出针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特点的治疗方法。前瞻性对比性研究:根据预调查,优化和改善原有的治疗方式选择,把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T11-L2设为实验研究节段,在这节段中,根据患者压缩椎体高度丢失率是否达到1/3为界点,≧1/3则规范地采取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此为治疗A组,对照A组为预调查中压缩椎体高度丢失率≧1/3而非手术疗法者;<1/3则规范地采取非手术疗法治疗,此为治疗B组,对照B组为预调查中压缩椎体高度丢失率<1/3而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者。然后将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就诊于昆明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住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治疗A组和治疗B组组各选取20人规范的进行治疗。记录临床观察指标,最后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一.预调查:1、通过预调查,前瞻性对比性研究将优化和改善治疗方式的选择。即:把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T11-L2设为实验研究节段,在这节段中,根据患者压缩椎体高度丢失率是否达到1/3为界点,<1/3则采取非手术疗法治疗;≧1/3则采取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2、预调查中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患者下床时间均值为2.3天,不超过3天,住院时间为9.1天,随访时间多为3月、6月、一年甚至更长。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故前瞻性对比性研究将入院时、治疗3天后、10天后、3个月后设为记录观察指标的时间。3、预调查中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单侧入路易导致压缩椎体恢复不理想,原因可能在于单侧入路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不均匀。单侧入路手术风险较高,原因可能在于有时为追求骨水泥充盈程度,压力难以掌握,易导致骨水泥渗漏。故前瞻性对比性研究预调查中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均采取双侧入路。4、预调查中发现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新鲜骨折疗效远好于陈旧骨折。故前瞻性对比性研究将只针对新鲜骨折的疗效做出实验研究。5、非手术疗法有过伸复位、腰部垫枕、针灸拔罐等理疗措施、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等。预调查中发现患者出于各种原因并未规范地行非手术疗法的系统治疗。前瞻性对比性研究将严格地有步骤地实施一套非手术疗法的系统治疗。二.前瞻性对比性研究:1、治疗A组与对照A组的统计学比较⑴经治疗3天后两组结果对比:两组疼痛评分(version视觉疼痛评分法)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A组好于对照A组。两组JOA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A组好于对照A组。两组Cobbs角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A组好于对照A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A组好于对照A组。⑵经治疗10天后两组结果对比:两组疼痛评分(version视觉疼痛评分法)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A组好于对照A组。两组JOA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A组好于对照A组。两组Cobbs角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A组好于对照A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A组好于对照A组。⑶3个月后两组结果对比:两组疼痛评分(version视觉疼痛评分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A组好于对照A组。两组JOA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A组好于对照A组。两组Cobbs角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A组好于对照A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A组好于对照A组。治疗A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A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A组下床时间、功能锻炼时间明显优于对照A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A组与对照A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照A组高于治疗对照A组。2、治疗B组与对照B组的统计学比较⑴经治疗3天后两组结果对比:两组疼痛评分(version视觉疼痛评分法)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照B组好于治疗B组。两组JOA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照B组好于治疗B组。两组Cobbs角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B组好于治疗B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B组好于治疗B组。⑵经治疗10天后两组结果对比:两组疼痛评分(version视觉疼痛评分法)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照B组好于治疗B组。两组JOA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B组好于治疗B组。两组Cobbs角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B组好于治疗B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B组好于治疗B组。⑶3个月后两组结果对比:两组疼痛评分(version视觉疼痛评分法)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JO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Cobbs角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B组好于治疗B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B组治愈率与治疗B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B组下床时间、功能锻炼时间明显优于治疗B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照B组与治疗B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压缩椎体高度丢失率≧1/3时,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不论是早期还是中长期均有较好临床疗效,是治疗本类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首选。而在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压缩椎体高度丢失率<1/3时,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早期缓解疼痛、早日下床有较好临床疗效;然就中长期来看,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非手术疗法均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经预调查后优化改善的治疗方式选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可用于指导临床工作,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