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肌力训练系统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应用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kjh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临床角度观察评价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伸膝(股四头肌)、屈膝(腘绳肌)肌力的影响;对减少膝关节的疼痛是否有效;对等速训练效果与其他训练方法相比较,以期为患者寻找最佳的训练方案。方法2014年04月~2014年10月,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0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5.32±10.44岁,其中男14例,女16例;双侧患病8例,单侧患病22例;左膝11例,右膝27例,共38例膝关节。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其中19例膝关节为实验组,接受等速肌力训练方案;另外19例膝关节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康复训练方案。每组患者均从入院后1周内开始康复训练,对照组在训练的第1天和第8周的最后一天分别进行等速肌力训练测试;实验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每天接受1次等速训练,每次3组,每组练习10次屈伸动作,每周训练5天,休息两天,连续训练8周,每周五记录等速数据;嘱患者认真训练测试并详细记录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峰力矩(peak torque PT值)、屈伸肌总功(total work TW)、伸屈肌单次最大做功量(MRTW)值,直到第8周康复训练结束。对训练前和训练后所测得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疼痛评分及等速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接受康复训练8周后,两组内患者的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疼痛评分、峰力矩(PT)、总功(TW)、Lysholm膝关节评分与训练前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训练后两组间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屈伸肌总功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实验组训练效果较对照组明显,其他数据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患者的恢复效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能有效的缓解症状,恢复关节功能,对日常活动的提高有一定帮助。2.等速技术具有安全性好、准确性高及可重复操作等优点,已被认为是肌肉功能评估和训练的最佳方法,故应在肌肉损伤康复中广泛应用。3.传统康复训练也是一种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的方式,虽然在效果方面较等速训练略差,但是其不需要昂贵的器械设备,仍是一种可以普遍推广的训练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健康湖北”项目实施5年后居民健康素养情况,评价项目实施的效果,为后期的“健康湖北”建设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3个
随着立体定位技术和成像技术的发展,手术导航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骨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外科手术中。手术导航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多种关键技术,其中空间定位技
目的探讨术前伴或不伴内科合并疾病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PFNA治疗且获得随访的
目的:探讨分析三维平板透视定位系统在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辅助置钉的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将2011-01~2013-10收治的206例接受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
对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1例诊治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36岁。因车祸致肩背部疼痛、头部流血3h余伴口干急诊。缘于入院前发生车祸,从高处跌落,被压于竹堆,由当地村民救起。急救车到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经椎弓根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段胸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自2013年12月~2015年9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应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延长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6月120例年龄21~69岁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
针对装置首次开工的情况,为了解决碱洗塔常见的堵塔问题,详细分析同类装置在生产运行期间可能遇到的堵塔原因,切合实际提出严格控制碱洗塔的操作温度范围、各碱段的碱液浓度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后处理对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后NF-κB表达和TNF-α、IL-6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效果及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LPS建立急性肺损伤大鼠动
排课问题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劳动强度大且复杂费时的一项核心工作,目前还只能手工凭经验排课,在信息处理自动化不断普及的今天,显得极不协调,原因在于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