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建设节能环保住宅成为住宅建设的目标和方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产品质量好,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应用面较广。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并对其进行抗震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建设节能环保住宅成为住宅建设的目标和方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产品质量好,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应用面较广。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并对其进行抗震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对8组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试件进行拉伸试验,探究钢筋冷挤压套筒试件中钢筋螺纹的错开角度对试件抗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错开角度对钢筋冷挤压套筒的连接试件的抗拉性能影响较小,冷挤压套筒连接可以应用于装配式结构中。(2)对7个装配式梁柱节点试件和1个全现浇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装配式和全现浇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变形能力、承载力、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并分析了纵筋配筋率、节点箍筋间距、柱轴压比等参数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似的参数下,对于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装配式梁柱节点试件,具有与现浇节点试件相当的抗震性能;试验中设计成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柱端压弯破坏和梁端弯曲破坏的节点均实现了预期的破坏形态。(3)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后,对试件进行轴压试验。研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后的柱和节点核心区的轴向抗压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经受往复荷载作用后的试件节点核心区仍然具有良好的轴压承载力,体现―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理念。(4)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和分析了试件模型,并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吻合良好,这验证了本文使用的有限元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参数分析。在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修正斜压场理论(MCFT)建立该本文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抗剪模型,结果表明,MCFT理论可较好的预测节点区的剪切变形和抗剪强度。
其他文献
从世界文学史发展的点位上来看,高尔基的《海燕之歌》是一首现代主义的象征诗歌。诗歌的素材来源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而不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诗歌采用的是现代主义的"整
以应县木塔中的代表性斗栱为研究对象,采用实体模型试验方法,确定斗栱传递荷载的机理和抵抗变形的特性,提供适用于构建斗栱简化模型的力学参数。试验研究选取三种典型斗栱:柱
电影《阿凡达》与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灾难电影一样,表现着对启蒙与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表明理性与主体价值在高度现代化社会中出现的负面影响。然而与一般灾难片不同的是,本
消能节点装配式木框架结构体系是以Q235钢制成的消能节点将规格木材制成的梁、柱连接成具有较大抗侧刚度的延性框架体系。通过3个足尺消能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该节点的受
学风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是高校常抓不懈的重要内容,更是民办本科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重要抓手。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学风下滑现象日趋突出,尤其是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学风管理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学生课堂出勤率不高、学习积极性较差、考试成绩不理想、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高校的学风情况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因此高校的学风管理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
微波脉冲调制器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微波通信收发机系统、粒子加速器、电子对抗、生物医学、电磁环境效应研究等领域,产生系统所需要的特定脉宽、重复频率微波信号。在微波
莫言自谓"莫"言,笔下确实千言万语,语言甚是汪洋恣肆、千变万化。通过建立莫言小说语料库,分析莫言用词的特点,从相关数据中发现,词义多变以及词语超常搭配是莫言小说用词的
本论文以临夏地区的手工铜艺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临夏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文化生态的背景中,通过翔实的田野考察记录,运用历史学、人类学、图像学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分析研究河州手工铜艺的生成语境、文化生态以及制作工艺,探究其工艺特征、审美思想,并对其技艺的传承现状展开研究。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河州铜艺的生成语境与文化生态进行研究,首先对河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进行初步的概述,其次进一步对河
激励理论是针对人类的行为而提出的能够调动人对事物的积极性的方法.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教师尤其重视将激励理论应用于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中,制订有效的田径
近年来,潮流能利用的研究与探索仍是可再生能源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研究热点更多集中在对潮流能发电装置的研究上,然而潮流能发电成本过高是制约潮流能技术发展的因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