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被动陆缘盆地漂移期深水沉积模式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dak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非地区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盆地深水沉积在油气资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又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和下刚果盆地。理解两个盆地深水沉积特征的差异对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应用IHS数据库及相关文献资料,对两类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三角洲型)和下刚果盆地(含盐断坳型)漂移期深水沉积的发育特征、主控因素、沉积模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第四纪以来,下刚果盆地深水沉积表现为单点供源、水道-海底扇体系规模大、搬运距离远,以深海平原沉积为主;而尼日尔三角洲盆地表现为多点供源、陆坡水道-扇体系发育、搬运距离较近、以陆坡沉积及中小规模海底扇沉积为主。其次,中新世以来下刚果盆地重力流水道的侵蚀性增强,而尼日尔三角洲盆地重力流水道长期保持建设性,下切规模有限。考虑到两研究地区相邻,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相近,本文从物源供给、构造活动方面对深水沉积的控制作用进行了讨论,总结了两盆地深水沉积的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认为:(1)中新世以来下刚果盆地的抬升作用,导致中新世以来下刚果盆地深水区重力流水道的侵蚀能力增强,以侵蚀性水道的发育为特征,并导致第四纪下刚果盆地地形较陡,海底峡谷—扇沉积体系发育,三角洲不发育;(2)两个盆地的漂移期均发育重力流滑脱构造体系,其中盐构造和泥构造发育机制相似但发育过程及发育规律不同,进而控制了两个盆地深水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规律存在较大差异;(3)物源供给程度与地形的差异,控制了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中大型的三角洲发育,而下刚果盆地三角洲不发育、直接以海底峡谷向海底输送的特征。其结果,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以多(点)物源的水道-扇体系为主,而下刚果盆地以单一(点)海底峡谷供源形成水道-扇体系为主。构造活动的演化历史及沉积演化差异导致的构造样式的不同是控制两个盆地漂移期深水沉积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其次物源供给和海底地形特征的差异也对深水沉积过程及特征有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醇类选择性氧化为相应醛、酮化合物的官能团转化,无论在有机合成化学还是工业生产中均有重要应用,但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多使用化学计量的高价态金属氧化物(如KMnO4、CrO3等),氧
酰胺是一类重要的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医药、农药、天然产物和功能材料中。其中,支链酰胺作为酰胺的一种,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如敌草胺,卡草胺,萘丙胺和氟他胺等药物分子中均
喹唑啉酮骨架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化合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其衍生物在医药和农药等领域已有诸多的应用实例,因此,开发喹唑啉酮简便、经济合成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
磁准分界面(Quasi-separatrix layer,简称QSL)是三维磁结构中磁力线连接性发生显著改变的区域,观测表明它多数时候和耀斑带所在的位置符合得较好。有关这一结构和三维重联及
在复杂化合物合成中,常常需要反应选择性的发生在某一特定位点,这就需要对其他敏感基团进行保护,基于此目的,研究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发展针对不同官能团、不同条件下的高效保护
随着对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地铁隧道施工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其中,盾构法及暗挖法已成为地铁隧道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但隧道施工时常伴随着地表沉降的发生,当地表沉降达到一定量时就有可能发生地面坍塌,对地面上的建筑物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针对地表沉降量的分析和预测监测是工程设计及施工阶段十分关键的工作。本文通过收集各类文献资料,先是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研究的技术路线进行了规
为了追求更清洁和更经济的可再生能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的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DSSCs具有成本低,可变性强,容易得到,效率高等优点。
冯国浩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国手、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的引进者和专业训练者、中国青年乒乓球队的教练之一,对新中国的乒乓球事业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广州体育学院乒
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页岩油资源勘探备受关注。本课题以二连盆地阿尔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一段为研究层段,通过层序地层学原理结合沉积学理论,应用地震、测井、岩心和相关分
石臼坨凸起及邻区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断裂样式错综复杂,对油气运移和聚集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石臼坨凸起由凸起主体、东倾没端和南倾没端等三部分组成,凸起边界断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