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发展研究——以浙江浦江经济开发区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a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发区的建设犹如雨后春笋般逐步兴起。在开发区建设初期,其重心是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外来项目的招引,是土地和产业的城市化。由于在规划建设和实际发展中,忽视了城市社会功能的配套与完善,大多数开发区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成就都明显优于在城市功能完善方面的进步,产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效应不够明显,逐步出现了产城分离的现象。城市功能的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技术的引进和高素质人才的驻留,成为了开发区优化升级的障碍。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深入研究如何以产城融合促进开发区城市社会功能的完善,进而促进开发区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产城一体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全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产城融合研究现状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主要对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新型城镇化和产城融合发展的内在关系,重点阐述了产城融合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区位理论、产业集聚理论、产城一体化理论和开发区生命周期理论;第三部分结合我国开发区发展历程,总结概括出我国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构建了产城融合发展协调度的测评模型;第四部分以浙江浦江经济开发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其产城融合协调度进行计算,并深入分析了计算结果。第五部分针对江浦江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本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总结进行了回顾。  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的开发区都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而以往“重产轻城”的开发模式造成了开发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严重不足。产城融合有利于产业的优化升级以及协调化发展,推动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不仅如此,它还有利于提升开发区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深挖土地潜力扩大生产空间;有利于吸引就业人口的集聚,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有利于开发区城市功能的完善,有序推进城市化发展;有利于引导产业的良性发展,实现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对浙江浦江经济开发区的案例研究表明,浙江浦江经济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协调度虽然在不断提升,但其产城融合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国包括浙江浦江经济开发区在内的大多数开发区均有必要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开发区的优化升级。
其他文献
区域创新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和区域创新主体(大学、企业、研究所等)间知识交流和传递,对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提高区域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国际政治、经济与地缘格局随时在变化发展。全球性和区域性三角关系构成的地缘战略互动成为国际关系和地区问题的支点。三角关系中的中国-美国-伊朗关系,对于当今中东、亚太
手机就能购物——无人超市是个什么鬼  说到超市购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天天要做的事情。在这无现金日益流行的今天,超市购物带个手机就能完成支付并不是一件什么新鲜事情。而且现在很多城市也开发了不少无人超市,比如上海街头出现的“缤果盒子”就是一个类似集装箱的无人超市,用户只要手机扫码注册进入后即可自行购物,完成商品的选购后把商品放置在左侧识别区,右侧的屏幕就会显示出所购买商品的名称,并计算出总价,然后使用
通过对清水河县3个镇,3个乡,108个村(居)委会,780个自然村的调查研究,并借鉴前人小城镇潜力评价的科学理念以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及结合清水河县小城镇发展现状,并参考相关文章的指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城市各部门都存有大量与地址有关的地理位置信息,这些数据大多是非空间信息,无法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来实现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因此,城市地址信息空间化是数
一个自贸区能否成功运行并且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原产地规则的统一和完善。然而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原产地规则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完善。本文对中国-东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