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统计偏序理论的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证治规律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lea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医针灸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方面卓有成效,现代医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针灸相关疗法文献非常丰富。现代医家在运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实践中,其选择的具体穴位、穴位所用的具体干预方式、治疗介入的具体时机、穴位的归经和特定穴属性与具体的症状和证型之间的关系规律信息交叉驳杂。目前研究虽有一些对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取穴规律的,但已有的研究文献在所用文献的时间跨度上、研究涉及的要素上,都还可以做进一步扩展和深入分析。本研究运用属性偏序理论的大数据知识发现方法进行分析,希望找到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证-症-治”的多因素、多层次的立体规律,进一步优化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辨证论治,为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提供进一步的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IP)1989年至2017年12月、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1989年至2017年12月、万方数据库1949年至2017年12月有关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中文检索主题词:“原发性痛经”、“痛经”、“经期疼痛”、“经行腹痛”、“经前腹痛”、“经后腹痛”,英文检索词包括Acupuncture、primary dysmenorrhea、Dysmenorrhea、Painful Menstruation、Menstruation Painful、Pain Menstrual、Acupuncture Therapy、Needling、Moxibustion并辅以文献追溯和手工检索,以免遗漏文献。根据纳入标准收集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病相关文献以后,构建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病“证-症-治”的原始数据知识库。以该数据库为对象,借助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大数据知识发现方法,生成能多层次、多因素反映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病的属性偏序结构图,以及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病的“病-症-治"系列属性偏序结构图,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释说明。整个研究涉及针灸临床文献,智能数据库,数据可视化、知识获取等领域。成果:根据建立的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证-症-治”的数据知识库,以1455条病案为对象集合,879项证-症-治为属性集合,构造出基于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证-症-治”形式背景并完成形式背景的优化。根据具体的研究需要再分别进行相关子形式背景的构建和优化,并分别生成属性偏序结构系列子图:“症状”属性偏序结构图;“证型要素”属性偏序结构图;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穴”的属性偏序结构图;针对较为常用穴位“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气海”“中极”进行进一步分析,生成相应的“主穴-配穴”的偏序结构图;“治-耳穴”属性偏序结构图;“治-经脉”属性偏序结构图;“常用经脉-穴位”系列属性偏序结构图(即“任脉-穴位”属性偏序结构图、“脾经-穴位”属性偏序结构图、“膀胱经-穴位”属性偏序结构图、“胃经-穴位”属性偏序结构图、“肝经-穴位”属性偏序结构图);“治疗介入时机”系列属性偏序结构图(包括“治-具体介入时机”属性偏序结构图、“经前7天及以上介入治疗-穴位”属性偏序结构图、“经前1-6天介入治疗-穴位”属性偏序结构图、“疼痛发作时介入治疗-穴位”属性偏序结构图);“证-穴”属性偏序结构图;“证-五输穴”属性偏序结构图;“证-经”属性属性偏序结构图;“寒凝证”系列属性偏序结构图(“寒凝证-穴”属性偏序结构图、“寒凝证-特定穴及经外奇穴”属性偏序结构图、“寒凝证-五输穴”属性偏序结构图、“寒凝证-经脉”属性偏序结构图);“血瘀证”系列属性偏序结构图(“血瘀证-穴”属性偏序结构图、“血瘀证-五输穴”属性偏序结构图、“血瘀证-特定穴及经外奇穴”属性偏序结构图、“血瘀证-经脉”属性偏序结构图);“气滞证”系列属性偏序结构图(“气滞证-穴”属性偏序结构图、“气滞证-五输穴”属性偏序结构图、“气滞证-特定穴及经外奇穴”属性偏序结构图、“气滞证-经脉”属性偏序结构图);“湿滞证”系列属性偏序结构图(“湿滞证-穴”属性偏序结构图、“湿滞证-五输穴”属性偏序结构图、“湿滞证-特定穴及经外奇穴”属性偏序结构图、“湿滞证-经脉”属性偏序结构图);“气血虚弱证”系列属性偏序结构图(“气血虚弱证-穴”属性偏序结构图、“气血虚弱证-五输穴”属性偏序结构图、“气血虚弱证-特定穴及经外奇穴”属性偏序结构图、“气血虚弱证-经脉”属性偏序结构图);“肝肾亏损证”系列属性偏序结构图(“肝肾亏损证-穴”属性偏序结构图、“肝肾亏损证-五输穴”属性偏序结构图、“肝肾亏损证-特定穴及经外奇穴”属性偏序结构图、“肝肾亏损证-经脉”属性偏序结构图);“湿热瘀阻证”系列属性偏序结构图(“湿热瘀阻证-穴”属性偏序结构图、“湿热瘀阻证-五输穴”属性偏序结构图、“湿热瘀阻证-特定穴及经外奇穴”属性偏序结构图、“湿热瘀阻证-经脉”属性偏序结构图);“肝郁证”系列属性偏序结构图(“肝郁证-穴”属性偏序结构图、“肝郁证-五输穴”属性偏序结构图、“肝郁证-特定穴及经外奇穴”属性偏序结构图、“肝郁证-经脉”属性偏序结构图);“特定穴及经外奇穴”系列属性偏序结构图(包括“治-特定穴”属性偏序结构图、“五输穴”系列属性偏序结构图、“穴-经脉交会穴”属性偏序结构图、“穴-募穴”属性偏序结构图、“穴-原穴”属性偏序结构图、“穴-郄穴”属性偏序结构图、“穴-下合穴”属性偏序结构图、“穴-背俞穴”属性偏序结构图、“穴-络穴”属性偏序结构图、“穴-八脉交会穴”属性偏序结构图、“穴-八会穴”属性偏序结构图、“穴-经外奇穴”属性偏序结构图)。结论:借助以上属性偏序结构图,多因素、多层次地发现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病证治规律情况。经过研读得出如下发现:原发性痛经较常见的证状是“小腹痛、经色黯、经量少、夹杂血块、脉沉、脉弦、苔白”。较常见的证型是“血瘀、气滞、寒凝、湿滞”。二者并见时,气滞血瘀、寒凝湿滞、寒凝血瘀、肝郁气滞属于比较多见的情况。现代医家运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时常用的是“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气海”、“中极”。常见穴位对为:“三阴交-关元”、“三阴交-地机”、“三阴交-次髎”、“三阴交-中极”、“三阴交-气海”、“关元-气海”、“关元-地机”、“关元-中极”、“关元-足三里”,“次髎-关元”、“次髎-地机”、“次髎-中极”、次髎-太冲”,“地机-中极”、“地机-太冲”、“气海-足三里”“气海-中极”、“气海-太冲”。“耳穴子宫、耳穴内分泌、耳穴神门、耳穴交感、耳穴肝、耳穴肾”这些耳穴常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任脉、脾经、膀胱经、胃经、肝经”是较常用的经脉。任脉较常用的穴位是“关元、气海、中极、神阙”,脾经较常用的穴位是“三阴交、地机、血海、阴陵泉”,膀胱经较常用的穴位是“次髎、肾俞、肝俞、脾俞”,胃经较常用的穴位是“足三里、归来”,肝经较常用的穴位是“太冲、曲泉”。较为常用介入时机是“月经来潮前1至6天”。在月经来潮前7天及以上开始治疗原发性痛经时较为常用的穴位是“关元、三阴交、地机、次髎、气海、足三里”,较为常用的经脉是“任脉、脾经、膀胱经、胃经、肝经”。在经前1至6天介入治疗原发性痛经时较为常用的穴位是“三阴交、关元、地机、中极、气海、次髎、血海”,较为常用的经脉是“任脉、脾经、膀胱经、胃经、肝经”。在疼痛发作时介入治疗原发性痛经时较为常用的穴位是“三阴交、十七椎、次髎、地机”,较为常用的经脉是“脾经、膀胱经、任脉”。现代医家运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寒凝证时:较常用的是“三阴交、关元、地机、次髎”。其中最常用五输穴的是合穴。常用的特定穴及经外奇穴是经脉交会穴、募穴、郄穴、经外奇穴。其中其中较常用的经脉分别是“任脉、脾经、膀胱经”。治疗血瘀证时,常用的的穴位是“三阴交、关元、太冲、地机、次髎”。五输穴中较常用的是“输穴”。较为常用的特定穴及经外奇穴是“经脉交会穴、募穴、原穴、输穴、郄穴、经外奇穴”。较常用的经脉是“脾经、任脉、膀胱经、肝经、胃经”。治疗气滞证时,较常用的穴位是“三阴交、太冲、关元、地机、次髎”。五输穴中较为常用的是“输穴”。较为常用的特定穴及经外奇穴是“经脉交会穴、原穴、募穴、输穴、郄穴”。较为常用的经脉是“任脉、脾经、肝经、膀胱经、胃经”。治疗湿滞证时,较常用的穴位是“三阴交、关元、地机、次髎、中极”。较常用的五输穴是合穴。较常用的特定穴及经外奇穴是经脉交会穴、募穴、郄穴、合穴、原穴。较常用经脉的是“任脉、脾经、膀胱经”。治疗气血虚弱证时,较常用的穴位是“足三里、关元、三阴交、气海、次髎”。较常用的五输穴是合穴。较为常用的特定穴及经外奇穴是“经脉交会穴、合穴、募穴、下合穴、背俞穴、郄穴”。较常用的经脉是“任脉、脾经、胃经、膀胱经、督脉”。治疗肝肾亏损证时,较常用的是“三阴交、关元、肾俞、肝俞”。较常用的五输穴是输穴。较常用的特定穴及经外奇穴是“经脉交会穴、募穴、背俞穴、原穴、输穴”。较常用的经脉是“脾经、任脉、膀胱经、肾经”。治疗湿热瘀阻证时,较常用的穴位是“关元、三阴交、地机、次髎、太冲”。较常用的特定穴及经外奇穴是经脉交会穴、募穴、郄穴、合穴。较常用的经脉是“脾经、任脉、膀胱经、肝经、胃经”。治疗肝郁证时较常用的穴位是“三阴交、太冲、关元、次髎、中极、气海”。较常用的五输穴是“输穴、合穴”。较常用的特定穴及经外奇穴是“经脉交会穴、募穴、原穴、输穴、郄穴”。常用的经脉是“任脉、脾经、肝经、膀胱经、胃经”。现代医家运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时较为常用的特定穴及经外奇穴是“经脉交会穴、募穴、原穴、郄穴、合穴、输穴、下合穴”。较为常用是五输穴类别是合穴和输穴,五输穴中较为常用的具体穴位是“足三里、太冲、阴陵泉”;合穴中较为常用的是足三里和阴陵泉,输穴中较为常用的是太冲、太溪。较为常用的经脉交会穴为“三阴交、关元、中极、命门”,较为常用的募穴为“关元、中极、天枢”,较为常用的原穴为“太冲”,常用郄穴为“地机”。较为常用的下合穴为“足三里”,较为常用的背俞穴为“肾俞、肝俞、脾俞”,比较为常用八脉交会穴为“内关”,比较常用络穴为“内关、公孙”,比较常用八会穴为“膈俞”,比较常用经外奇穴为“子宫、十七椎”。
其他文献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由6~8名圈员组成,旨在发现工作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圈员全部参与其中解决完成这一问题[1]。2016年2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科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两会再次专题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
报纸
以苹果矮化砧木SH28、SH29生根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草炭土与蛭石基质配比、草炭土处理方式及3种营养液浇灌(MS、园试配方、霍格氏配方)对移栽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
Bentall手术,即应用带瓣人造血管替代升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瓣膜,并移植左右冠状动脉的手术,是马凡综合征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法。
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是作为Src基因(Sarcoma gene)作用底物被发现的,位于细胞粘附位点即粘着斑,它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FAK能被整联蛋白和生长因
随着面源污染和土壤盐渍化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和粮食安全的制约要素,如何评价和量化农业生产的负面效应,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水足迹理论的出现使该负面效应的量化成为可能,水
高校学院辅导员与公寓辅导员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就是要在学生管理中坚持协同管理,共同推进立德树人。在实际的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群体素质参差不齐、思想政治理念薄弱、配合
本文例谈了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要求,通过集体备课指导不同教学风格与教学经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
目的探索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取穴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5年收录于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对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不断提高。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升和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和教科研人员越来越重视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结合多年一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