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是作为Src基因(Sarcoma gene)作用底物被发现的,位于细胞粘附位点即粘着斑,它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FAK能被整联蛋白和生长因子受体激活并自身磷酸化,然后激活一系列的磷酸化反应,进而调节一系列下游信号的传导。FAK在很多肿瘤中都存在过表达现象,而且在肿瘤迁移过程中也存在过表达现象。FAK在肿瘤的增殖、生存、侵袭等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FAK被认为是开发抗肿瘤和抗肿瘤转移药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靶点。1,3,4-噻二唑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后,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逐渐成为近几年来药物化学领域的热点。为了寻求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我们合成了25个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其构效关系以及其抗FAK活性。大部分化合物均表现出较好的抗癌细胞增殖活性和FAK抑制活性,化合物C8具有最强的抑制活性,对MCF-7、B16-F10和FAK的IC50值分别为0.45μM、0.31μM5.32μM,好于阳性对照十字孢碱(ICso值分别3.07μM、2.82μM和11.32μM)。这说明化合物C8可能是筛选FAK抑制剂的良好的先导化合物。小分子对接模拟计算结果也为此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并证实我们的实验结果。这表明目标化合物的抗癌活性可能是通过抑制FAK的活性来实现的。由于EGFR和HER-2及其相关下游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可直接或间接的引起细胞的无限增殖而最终导致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因此许多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均是通过抑制这两种受体的活性,从而发挥抗癌作用,而针对该信号通路中单个或多个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开发也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吡唑环作为杂环化合物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因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而倍受关注,研究表明吡唑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抑菌、杀菌、消炎、止痛和抗惊蹶等药理活性。肉桂酸衍生物作为食用酚酸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和鲜花中。鉴于肉桂酸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以及对肿瘤细胞较强的选择性,目前被认为是具有重大开发价值的一类天然产物。以肉桂酸为先导化合物开发低毒,高效和经济的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上述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含肉桂酸骨架的吡唑类衍生物,希望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并进一步对合成的30个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药物活性的初步筛选和构效关系的评估研究。大部分化合物均表现出较好的抗癌细胞增殖活性和EGFR/HER-2抑制活性,化合物30e具有最强的抑制活性,对MCF-7、B16-F10、EGFR和HER-2的IC50值分别为0.10μM、0.15μM、0.06μM和0.19μM,与阳性对照埃罗替尼相当(IC50值分别0.08μM、0.12μM、0.03μM和0.14μM)。这说明化合物30e可能有着很好研究前景的以EGFR为靶点的抗癌先导化合物。小分子对接模拟计算结果也为此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并证实我们的实验结果。这表明目标化合物的抗癌活性可能是通过抑制EGFR的活性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