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其独特地位正在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其开发建设不仅为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且也为城市特色风貌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契机。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滨水区景观以其良好的城市形象、怡人的人居环境、巨大的经济价值、优越的建设用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规划研究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虽然城市滨水区景观开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对于城市滨水区景观的后续评价却起步较晚。在国内,至今没有一套适合于我国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评价体系,所以本论文致力于建立一套较完整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评价体系,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进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对以后的城市滨水区景观建设进行指导。首先,对城市滨水区景观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使人们对其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滨水区景观的三大理论基础,即美学、评价学、环境心理学。三大理论基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有了理论基础的支撑使得评价因子的提取更加科学、准确。其次,在美学、评价学、环境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提取出景观层面、社会层面、生态层面三大项共32个评价因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市滨水区景观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合,创建出一种新的数学模型。此种数学模型既能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进行定性评价,同时也可以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把所提取的评价因子带入数学模型之中,这样就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评价体系。最后,选用海河景观带作为实例,运用城市滨水区景观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由于海河景观带的特殊性,故对前面得出的评价因子进行一轮筛选和补充,期望使评价因子更具有针对性,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把新一轮评价因子带入数学模型得出海河景观带的评价结果为比较满意。这说明海河景观带的开发与改造较为成功,但在生态层面稍显不足,需要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为其以后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