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式叶轮机械内流损失熵产分析与叶型优化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305879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轮机械的运行效率主要取决于叶道中分离、泄漏、二次流等复杂流动引起损失大小,其形成机理及其流动控制研究是本学科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得益于现代测试与数值计算技术的发展,叶道中精细化流动结构的获取并不困难,如何合理、准确的评价各处流动损失及其分布规律成为叶轮设计和优化中的关键。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针对叶轮内部流动机理及相应损失机制认识不足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熵产理论的损失计算和分析方法,设计构建叶轮机械多参数、多目标的优化,并将两者结合开展风机叶型气动数值优化与实验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依据湍动能输运与涡粘假设,构建一种湍流条件下的熵产直接计算模型与分析方法,并用三种典型流动结果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基于熵产数值计算,发展了一种利用熵产积分的翼型阻力计算方法,对比理论分析与数值结果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与近场积分法和尾迹远场积分法相比,熵产中场积分不仅对物面网格要求低,且数值耗散阻力易分离,有利于得到较精确结果。在高雷诺数状态下,湍流耗散造成的流动损失占主导,当翼型流动失速时,湍流耗散损失占比高达90%左右。(2)完善基于熵产的叶轮机械流动损失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低压轴流风机和压气机不同工况下的损失诊断。区别于全压损失系数等过程量,该方法不仅能基于当地熵产率准确定位流场中的高损失区域,更可通过熵产率积分对区域损失大小进行量化。结果表明,低压风机近失速工况下的流动损失主要由叶顶泄漏流主导,叶顶区流动损失在叶轮总损失中的比重高达56.5%。跨音速压气机近壅塞工况下的高损失则主要由角区分离导致,叶根处的流动损失占叶轮域总损失的29.5%;但随流量进一步减小,压气机叶顶泄漏明显恶化,叶顶区域的流动损失也提高至40.7%。(3)构建耦合叶型参数化建模、网格自动生成以及并行遗传算法选优的风机叶型气动优化平台,并以最小熵产率为目标,对翼型、叶栅以及三维风机叶片的气动外形展开优化。探索外形参数对翼型升阻力、激波位置以及叶栅性能的影响规律。熵产理论的优化策略成功应用于低压轴流风机三维叶片的多变量、大空间优化,解析出影响流动损失的叶型参数。优化后的两种低熵产风机全压分别提升了42.6%和61.7%,对应的全压效率分别提高3.9%和3.0%。论文基于熵产理论,深入开展风机叶型的气动优化与试验研究,精准给出叶道流动损失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叶轮机械内流减损与性能提升提供内在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分析衰弱和对照组的粪便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物种组成结构以评估其肠道菌群特征谱;评估衰弱和对照组的肠道屏障功能;通过FMT方法验证衰弱相关肠道菌群失调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的因果关系,并以粪便代谢组学为切入点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1.利用16S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衰弱和对照组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和物种组成结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学位
足够大的小尺度标量扰动可以诱导出可观的次级引力波(标量诱导引力波,二阶张量扰动)。这些引力波有望被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如天琴、太极和LISA——观测到,反过来对小尺度扰动进行限制。因此次级引力波的理论研究对未来的引力波观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常情况下,宇宙学扰动在视界外几乎保持不变,在进入视界后才开始演化,次级引力波亦是如此。部分文献假设次级引力波远在视界外就开始产生从而简化计算。这种假设虽然能
学位
近年来我国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愈发严重,与我国刑法中性同意年龄存在制度缺陷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意年龄制度的现存问题主要在于:一是性同意年龄标准过低,没有考虑未成年人性心理成熟度的实际状况,并未遵循未成年人保护最大利益原则;二是性同意年龄的规定过于简单,“一刀切”的简单做法并不合适;三是现行刑法缺少对滥用信任地位实施性侵行为的特别规定,并未有针对性地规定更高的性同意年龄标准。因此,应完善性同意年龄制度,将
期刊
微针具有微米级的三维阵列结构,可穿过皮肤角质层屏障将药物直接递送至皮内,具有无痛、易操作等特点。聚合物微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易加工性,广泛用于皮肤组织液提取、疾病诊断和治疗等领域。现阶段,常采用聚合物多孔微针和可溶性微针用于快速提取组织液和递送药物。然而,现有聚合物多孔微针制备过程较为繁琐,亲水性较差,难以满足快速提取液体或递送药物的需求;另一方面,受聚合物链缠结的影响,可溶性微针在皮内溶解和
学位
超强超短脉冲激光和半导体材料相互作用中会产生非线性响应过程,如二次谐波、高次谐波等。作为一种光谱技术,二次谐波和高次谐波成为了在飞秒和阿秒时间尺度下研究强激光场和半导体相互作用过程的工具。在应用层面,对二次谐波和高次谐波的探测提供了通过改变物质结构或者改变激光场的方式设计和控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的可能。而对半导体材料中二次和高次谐波产生和操控的研究推动了固态相干极紫外光源以及新型紧凑型超快光子器
学位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新型电子设备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然而,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对外界产生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这不仅会影响附近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增加了相关人员患头痛、抑郁症、免疫缺陷和其他疾病的风险。因此,为了有效保护正常运行的电子设备和人体健康,亟需开发可高效衰减电磁波的EMI
学位
由于可调性强,操控性好,可被集成为大规模阵列等优点,超导量子电路是最有希望的量子模拟平台之一。目前,量子模拟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是模拟人工规范场。其主要原因是,磁场对于物质拓扑相的影响是人们十分重视的问题。但是,常规电子材料中,磁场难以达到人们想要达到的区域。因此,人工规范场的实现以及探究人工规范场对各种物质拓扑相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本论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超导量子电路中实现人工规范场的方案。基于当前超导
学位
电催化能源小分子转化是一种利用清洁电能将水和二氧化碳等小分子转化为化学品的绿色技术,有望缓解环境污染危机和化石能源短缺问题。实现能源小分子高效转化的关键是制备出高活性的电催化剂以降低在阳极发生水氧化反应的电位和提升在阴极发生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转换效率。近年来,二维材料因具有高的原子暴露比和确定的晶面等特点,为能源小分子的高效电催化转化提供机遇。金属原子是电催化能源小分子转化的主要活性位点。单金属化
学位
自然和工业活中持续出产丰富的低品位热能,因此,发展低品位热能的高效利用途径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表明,利用毛细蒸发或热渗透这两种压升跨膜相变过程,可同时实现低品位热能向液压能的转换和盐水的蒸馏淡化。本文针对研究中存在的功率密度低、传热和流动损失大、回热难等问题,提出了三种产功系统和功-水联产系统,并通过理论、模拟及实验研究了这些系统的性能和规律。首先,在基于亲水性纳米孔膜的负压毛细蒸发方面,提出了
学位
飞机蒙皮、风电叶片、高铁车身等大型曲面,是大型飞机、能源装备、高速列车的核心零部件,通常具有外形尺寸大、型面变曲率的特点。为了满足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这类曲面对型面精度有极高要求,需要通过三维测量技术实现对曲面制造精度的感知与控制。传统的激光雷达扫描、激光跟踪仪测量等难以兼顾高效与高精度测量的严苛要求,必须采用局部多视扫描与全局高精度融合的拼接测量策略。移动工业机器人具有工作范围大、运动灵活度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