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双金属化合物的制备及能源小分子电催化转化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k303968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催化能源小分子转化是一种利用清洁电能将水和二氧化碳等小分子转化为化学品的绿色技术,有望缓解环境污染危机和化石能源短缺问题。实现能源小分子高效转化的关键是制备出高活性的电催化剂以降低在阳极发生水氧化反应的电位和提升在阴极发生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转换效率。近年来,二维材料因具有高的原子暴露比和确定的晶面等特点,为能源小分子的高效电催化转化提供机遇。金属原子是电催化能源小分子转化的主要活性位点。单金属化合物由于电子结构简单,难以在电催化过程中对化学惰性的能源小分子进行有效的化学吸附,无法满足高效转化能源小分子的需求。目前,构建双金属化合物被认为是改善活性位点吸附能力的有效方式。基于此,本论文从二维双金属化合物的可控制备出发,探究在电催化过程中双金属效应对能源小分子化学吸附过程的优化作用,实现能源小分子的高效电催化转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电解水制氢的关键在于降低阳极发生水氧化反应的电位。针对水氧化中间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能力过强导致反应效率难以提升问题,采用快速热处理法制备了N,S共掺杂碳层包覆的Fe-Co9S8纳米片,通过Fe掺杂降低Co9S8的d带中心,减弱吸附水氧化中间体的能力,使其仅需1.50 V的电位即可达到10 m A cm-2的电流密度,并且在电位高于1.52 V时超过贵金属Ru O2的水氧化活性。(2)在阳极采用热力学更有利的乙醇氧化反应代替水氧化反应,能有效降低电解水制氢的电压。由于乙醇化学键多和分子尺寸大,难以在活性位点处发生化学吸附,乙醇转化面临着催化效率低的问题。基于此,利用碱与有机配体发生配体交换,制备了多孔的Co Ni氢氧化物纳米片,通过Co2+与Ni2+之间产生的电荷转移行为,增强对乙醇分子的化学吸附作用,使其仅需1.39 V的电位即可产生10 m A cm-2的乙醇氧化电流密度。(3)除了降低阳极发生水氧化反应的电位,提升阴极发生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转化效率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的关键。催化剂由于选择吸附中间体能力不足,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盐时在宽电位窗口仍面临着效率低问题。基于此,通过水热法制备了Cu2Sn S3纳米片,发现其在二氧化碳还原过程中重构为Cu S/Cu2O@Sn O2。通过异质结界面处电荷迁移行为产生稳定的离域态Sn4+,实现从-0.6 V到-1.1 V的电位区间以高于83.4%的法拉第效率生产甲酸盐。本文证明双金属效应能够优化二维材料的化学吸附能源小分子能力。优化作用如下:异质金属掺杂能够通过下移目标材料的d带中心减弱吸附能力;然而,两种金属耦合时通过产生电荷迁移行为增强吸附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靶向Hippo信号通路尤其是下游的转录共激活因子TAZ(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with PDZ-binding Motif,含PDZ结合序列的转录共激活因子)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进展。然而,TAZ并不适用于靶向酶活性的药物研发。DUB(Deubiquitinase,去泛素化酶)在Hippo信号通路的调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DUB比较适合药物的研发。因此,
学位
目的:探索血红素调节抑制素(HRI)对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即HR+HER2-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作用;体内外实验验证其对乳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探索HRI在体内体外对HR+HER2-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数据集(GEO)、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国际乳腺癌协会分子分类数据库(METABRIC)、Kaplan-Meier
学位
目的:探究糖酵解增强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沉积及外周Th17/Treg轴改变的影响与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MPTP构建PD小鼠模型,运用行为学和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造模成功。通过注射HK2抑制剂抑制糖酵解,检测PD小鼠行为学改变、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α-Syn
学位
目的:对比分析衰弱和对照组的粪便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物种组成结构以评估其肠道菌群特征谱;评估衰弱和对照组的肠道屏障功能;通过FMT方法验证衰弱相关肠道菌群失调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的因果关系,并以粪便代谢组学为切入点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1.利用16S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衰弱和对照组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和物种组成结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学位
足够大的小尺度标量扰动可以诱导出可观的次级引力波(标量诱导引力波,二阶张量扰动)。这些引力波有望被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如天琴、太极和LISA——观测到,反过来对小尺度扰动进行限制。因此次级引力波的理论研究对未来的引力波观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常情况下,宇宙学扰动在视界外几乎保持不变,在进入视界后才开始演化,次级引力波亦是如此。部分文献假设次级引力波远在视界外就开始产生从而简化计算。这种假设虽然能
学位
近年来我国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愈发严重,与我国刑法中性同意年龄存在制度缺陷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意年龄制度的现存问题主要在于:一是性同意年龄标准过低,没有考虑未成年人性心理成熟度的实际状况,并未遵循未成年人保护最大利益原则;二是性同意年龄的规定过于简单,“一刀切”的简单做法并不合适;三是现行刑法缺少对滥用信任地位实施性侵行为的特别规定,并未有针对性地规定更高的性同意年龄标准。因此,应完善性同意年龄制度,将
期刊
微针具有微米级的三维阵列结构,可穿过皮肤角质层屏障将药物直接递送至皮内,具有无痛、易操作等特点。聚合物微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易加工性,广泛用于皮肤组织液提取、疾病诊断和治疗等领域。现阶段,常采用聚合物多孔微针和可溶性微针用于快速提取组织液和递送药物。然而,现有聚合物多孔微针制备过程较为繁琐,亲水性较差,难以满足快速提取液体或递送药物的需求;另一方面,受聚合物链缠结的影响,可溶性微针在皮内溶解和
学位
超强超短脉冲激光和半导体材料相互作用中会产生非线性响应过程,如二次谐波、高次谐波等。作为一种光谱技术,二次谐波和高次谐波成为了在飞秒和阿秒时间尺度下研究强激光场和半导体相互作用过程的工具。在应用层面,对二次谐波和高次谐波的探测提供了通过改变物质结构或者改变激光场的方式设计和控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的可能。而对半导体材料中二次和高次谐波产生和操控的研究推动了固态相干极紫外光源以及新型紧凑型超快光子器
学位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新型电子设备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然而,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对外界产生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这不仅会影响附近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增加了相关人员患头痛、抑郁症、免疫缺陷和其他疾病的风险。因此,为了有效保护正常运行的电子设备和人体健康,亟需开发可高效衰减电磁波的EMI
学位
由于可调性强,操控性好,可被集成为大规模阵列等优点,超导量子电路是最有希望的量子模拟平台之一。目前,量子模拟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是模拟人工规范场。其主要原因是,磁场对于物质拓扑相的影响是人们十分重视的问题。但是,常规电子材料中,磁场难以达到人们想要达到的区域。因此,人工规范场的实现以及探究人工规范场对各种物质拓扑相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本论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超导量子电路中实现人工规范场的方案。基于当前超导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