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中有一类特殊的词,叫“同素逆序词”,如“蜜蜂——蜂蜜”,且研究者甚多。但同时,也存在一类特殊的可逆序短语,我们把它对应称呼为“同素逆序短语”,如“表演杂技——杂技表演”,这一块研究者相对较少。在2000年之后,涌现了大量的时尚且新颖的大标题,如“经典中国”“美丽中国”“青春北京”“魅力南昌”,笔者将这类由两个名词构成的新组合称为“XY地名”格式。将传统名词性偏正短语组合,如“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北京天安门”“印度飞饼”等由地名修饰名词的常规组合称为“地名XY”格式。“XY地名”类型的短语大多可直接作为大标题,指称化程度高。如“经典中国”曾是央视某栏目名称,相对于“中国经典”类的“地名XY”更适合作标题。本文探究的主要目的是“XY地名”相对大多数“地名XY”更适合作大标题的成因。本文试图在前贤时彦研究的基础上,从共时的角度着眼,通过搜集网站域名、品牌机构及单位名称、图书期刊与电视栏目、电影电视剧名称等语料,运用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对比“地名XY”与“XY地名”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得出“XY地名”指称化的条件,最后重点分析“XY地名”产生指称化的成因。全文共分为4章:第一章绪论。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叙述了选题缘起,展示了研究思路和方法,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并回顾了以往学界对此的研究概况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地名XY”与“XY地名”对比分析。首先,分别对“地名XY”和“XY地名”进行句法、语义、语用分析。其次,再分别列表总结“地名XY”和“XY地名”分布在各类名称中的具体情况以及句法、语义、语用特点。最后,在对“地名XY”与“XY地名”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后,总结出“XY地名”更适合作大标题的条件。第三章“XY地名”指称化原因阐释。“XY地名”相对大多数“地名XY”更容易产生指称化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从来源上分析,“XY地名”受英文网址和跨国公司名称的影响,在汉语中产生了模因效应。其二,从语序上看,“XY地名”是“地名XY”的逆序。逆序后由于语义指向的作用,“XY地名”的语义密度显著增强,表现在“XY”与“地名”之间无领属关系,但是存在一定的属性关系。最后,再用相关语料印证本文论点。第四章结论与展望。总结出了本文的基本观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