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业单位是政府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设立,从事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性组织。具有服务性、公益性、公有性和实体性的特征。事业单位分为经营类、行政类、公益类三种,经营性事业单位是参与市场竞争,从事生产经营,以社会福祉为前提而开展经济活动的,主要有出版社、报社、科研机构等。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持续上升,私营服务部门的有效服务和革新精神也加深了公众对高水平服务的认识,其对科、教、文、卫等服务的期望值也日渐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经营类事业单位的运作模式越来越向企业靠近,竞争比较激烈。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体制特征,其存在一些发展弊端,如:价值取向偏离,单位核心文化缺乏,品牌意识不强等等。随着应用的拓展,品牌逐步进入非盈利组织和公共领域,一个具有良好品牌形象的事业单位将能帮助其在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尽管许多专家学者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但从品牌建设的角度来研究事业单位的著作并不多,在研究范围和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创新空间。 本文力图从品牌的相关理论入手,深入分析经营性事业单位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以BY事业单位品牌建设为案例,设计其品牌战略发展思路、策略及措施,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旨在加强经营性质事业单位对品牌建设的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