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源辨识在煤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的应用——以黄土坡煤矿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为例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环境风险源与危险源的区别与联系的分析,确定环境风险源主要是指能够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危害的危险源。  提出环境风险源的辨识包括可靠性工程分析、事故分析、环境受体识别、物质危险性识别、化学反应危险性识别、工艺过程危险性识别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七个部分。其中,可靠性工程分析包括系统简化及划分和系统可靠性工程;物质危险性识别包括易燃易爆物质和毒性物质的识别;工艺危险性识别有安全检查表法(CL)、初步危险性分析(PHA)、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危害度分析(CA)四种方法。  分析了四种工艺过程危险性识别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以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为基础、结合对环境影响程度分析来辨识煤矿环境风险源的方法。  此外,本文还以黄土坡煤矿为例,对所提出的煤矿环境风险源辨识方法进行应用。识别出的矿井环境风险源包括储煤仓煤尘爆炸、锅炉废气故障排放、生活污水与矿井水故障外排和井下透水事故排放等。  对环境风险源的辨识提出了一些探讨与建议:为准确判定环境风险源,应不断开发模型,并加强基础资料的研究和储备;在辨别环境风险源时,应将矿井所在区域中的其他环境风险一并考虑,即考虑本区域内的累积性环境风险;可以使用遥感、GIS等空间分析技术,使环境风险源、风险受体等的识别和分析更加系统和准确;在识别环境风险源时,应突出被识别企业的行业特征,针对行业特征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为研究上海市某化学工业区环境介质中PCBs和OCPs的分布特征和履行POPs国际公约,本文参照USEPA8082系列方法并结合本实验室条件建立了适用于土壤、大气颗粒物和植物叶片等基质
Volcanism is a primary process of land formation.It provides a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soil-forming processes and the role of pioneer bacteria and/or archaea as
采用化学沉淀法结合超声场作用制备出了纳米氧化铜颗粒:以Cu(NO3)2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蒸馏水为溶剂。经XRD、TEM、差热扫描分析(DSC)以及粒度分析仪检测,所获得颗粒平均粒度达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饮用水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工作旨在克服高温消毒法和药剂消毒法的不足,研究一种不需要高温条件和添加药剂的环境友好的消毒方法——电催化法。
为了研究Fe离子和Co离子掺杂对Ni-Zn铁氧体纳米颗粒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用溶胶凝胶自燃法制备了Ni0.7Zn0.3Fe2+xO4(x= -0.3~0.3)和CoxNi0.7-xFe2O4 (x= 0.0~0.4)铁氧体纳米颗粒。并利
本文采用生物滴滤池与生物过滤池组合而成的复合生物滤池新工艺同时处理含酸性气体H2S和碱性气体NH3的混合恶臭气体,研究了复合生物滤池的主要工艺条件,生物相(并进行了优势菌
Northern peatlands store nearly one-third of terrestrial carbon(C) stocks while covering only 3% of the global landmass; nevertheless, the drivers of C cycling in these often-waterlogged ecosystems ar
随着时间的变迁,安徽花鼓灯老艺人们年事已高,有的艺人已经不具备传承的能力了,所谓人在艺在,人亡艺亡,这就要求安徽花鼓灯的表演者、教学者、研究者接住这个接力棒,一代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