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记忆提取后海马转录组分析及探究DPP9对记忆提取的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_chia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包含获取、存储巩固及提取等阶段。其中关于记忆提取研究是非常之少,是因为人们之前一直以为记忆提取是记忆获取巩固后的被动输出。近期研究表明记忆提取环节是具有独立性的,可以主动去影响记忆呈现。恐惧记忆是个体对某种危险性情景或事件所产生强烈负面的情绪性记忆,过度恐惧则会使个体身心痛苦,严重的会引起各种精神心理疾病,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研究恐惧记忆提取机制不仅有助于理解记忆本身神经生物学机制,也可促进治疗包括恐惧记忆在内因提取损伤导致的记忆障碍及精神心理疾病。然而对于恐惧记忆提取中分子机制研究仍然还不太清楚。本研究利用大鼠背景条件恐惧记忆范式,在恐惧训练0.5 h,24 h,48 h和72 h不同时间点后进行记忆提取,提取后0.5 h取大鼠海马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结果分析,通过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因转录变化发现海马脑区基因转录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接着对不同时间点基因转录变化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一类基因在训练后48 h进行记忆提取转录水平达到峰值并具有统计差异,这也提示训练后48 h时间点的关键性,将其简称“第49类基因群”。为探究第49类基因群转录变化是否与记忆提取相关,设计了三种训练模式(恐惧训练后记忆提取(RET)、恐惧训练后记忆不提取(NR)及无恐惧训练但记忆提取(Naive))用以探究其相关性。第一步需验证转录组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大鼠在背景条件恐惧训练后不同时间点记忆提取,提取后0.5 h取海马组织提RNA,进以结合基因转录水平时间序列分析结果、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如cGMP-PKG pathway、Prolactin pathway、Glutamatergic synapse pathway,及 GO 功能富集结果,选择出在学习记忆领域研究广泛的九个基因进行qPCR参考验证,如PIK3CA、ZIF268等。结果显示在训练后48 h提取时基因转录水平达到峰值,证明转录组分析结果准确。在此基础上也选择了在学习记忆研究领域较少的两个基因进行qPCR探索研究,如DPP9、CCND2,结果也展示出在训练后48 h记忆提取时转录水平达到峰值。第二步将上述基因进行NR和Niave模式相同方法验证,结果发现在此两种模式下,基因转录水平未发生变化。通过与RET结果对比,提示第49类基因群转录水平变化与记忆提取相关。基于转录组分析结果,本课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基因进行探究对恐惧记忆提取的影响。最初选择了与Glutamatergic synapse pathway相关、具有第49类基因变化特征并在学习记忆领域研究较少的DPP9进行恐惧记忆训练后48 h记忆提取分子机制的研究。第一步大鼠经历背景条件恐惧训练后48 h记忆提取、训练后48 h记忆不提取及无训练48 h记忆提取,记忆提取后1h取海马组织提取蛋白,通过WB验证DP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仅在RET模式下,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蛋白增长倍数为对照组及其它组别的约1.6倍,说明在训练后48 h提取时干预DPP9蛋白具有可行性,也表明qPCR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第二步在进行大鼠背景恐惧记忆提取前对DPP9蛋白干预抑制,为此设计三种干预抑制模式:训练后48 h记忆提取前干预,七天后记忆提取不干预;训练后48 h记忆提取前不干预,七天后记忆提取前干预;训练后48 h记忆提取前和七天后记忆提取前皆干预。结果发现仅在干预条件下大鼠训练后48 h记忆提取显著降低,但不影响七天后记忆提取。第三步进行大鼠背景恐惧记忆训练前21天,在海马脑区注射DPP9蛋白过表达病毒,并选择弱背景恐惧训练方法测试行为学。结果表明过表达DPP9蛋白并不会提高恐惧记忆的程度,但会减慢恐惧记忆的遗忘速度。综上,本研究首次发现一类基因在训练后48 h进行记忆提取转录水平达到峰值,并命名为“第49类基因群”,此基因群为之后研究关于恐惧记忆提取相关分子机制提供了一系列可参考的候选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发现干预DPP9对恐惧记忆提取的影响,而这些结果迄今为止未曾报道。DPP9不仅具有成为治疗记忆提取相关疾病的新治疗靶点潜力,而且在未来研究中以DPP9为起点方向,依据DPP9的蛋白互作网络等探索具有更强能力影响背景恐惧记忆提取的驱动基因,从而提供更为之有效的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尽管目前已经有多种抗HIV-1病毒药物被研发上市,鸡尾酒疗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 HIV-1病毒的传播,但是长期用药出现的病毒抗药性、慢性毒性以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等问题使得艾滋病的防治形势依旧严峻,新结构新机制的抗艾滋病药物依然临床需求迫切。HIV-1的进入过程作为病毒感染和传播的必需途径而成为富有吸引力的预防性和治疗性
学位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心梗的病理过程十分复杂,其中主要包括早期的炎症反应和中后期纤维化心肌重塑,并引起心室扩大和心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根据其病理过程,目前主要从血管新生、抑制炎症反应、心肌再生、心肌保护和抑制心肌纤维化等方面进行心梗治疗。本研究构建了一种顺应心梗病理过程,能够缓慢释放两种不同功能的活性因子的可注射水凝胶用于联合治疗心梗。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旅游经济迅速发展,大众对高品质的旅游住宿需求也逐渐提升。城市民宿作为住宿行业的补充业态,在促进城市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之个人审美能力的提升,普通的传统民宿已无法满足大众需求,因此业态创新是促进旅游形式多元化的必然举措。城市民宿除依靠城市本身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外,大多数是利用当前旅游新业态背景下赋予特色功能体验的住宿形式来进行的,其价值不仅在于给游客提供基本的
学位
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服饰——旗袍,是有着我国传统特点的中国民族服装,被人们誉为国粹与女性国服,其魅力令全球设计界为之折服。回顾历史源流,海派旗袍当年的大行其道主要得益于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及文化的西风东渐对国人,尤其是对女性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加之西方先进工业技术的传入,海派旗袍在各方各面得以改良和创新。正因如此,当人们对海派旗袍进行创新设计或是在服饰中对海派旗袍元素进行应
学位
2021年5月21日“国际茶日”这天,习总书记再三叮咛:“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可见茶文化对我国来说意义非凡。虽然人们很爱喝茶但却很少有人关注茶文化,因此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茶文化更好地进行传播,是设计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课题以茶文化、“茶圣”陆羽及其所著的《茶经》为主要内容,以相关理论阐述——设计现状分析——设计实践为思路。首先,阐述中国茶文化、《茶经》、信息
学位
目的:肿瘤可通过高表达免疫抑制分子如纤维蛋白原样蛋白(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1(Programmmed death-ligand 1,PD-L1)等,分别与T细胞表面的抑制受体如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和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med death-1,PD-1)等
学位
5G时代的到来,构成了新一代无处不在的移动信息网络,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智慧社区邻里中心顺应时代变化,在建设线上服务系统的同时,应用5G等相关技术打造“智慧”的实体服务空间,将会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生活需求。本文首先从5G的特点及其应用场景、智慧社区邻里中心的发展动因和趋势入手,总结出5G背景下智慧社区邻里中心室内设计有着智能化的安全管理、数字化的服务平台和多样化的
学位
<正>自两千多年前古人发明了造纸术到今天,纸已成为生活必需品。近期,北京市密云区第一小学以“纸文化”为主题,通过科学、劳动、美术等多学科教师的团结协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这次主题实践活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同学们在思考、探究、研讨、创造的过程中,增强了策略意识,提高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传统瑞兽纹样不但是传统文化与审美的表达,而且蕴含着人们吉祥如意的心理期盼,也因此被广泛运用于文创设计中,客观上导致了对于瑞兽元素的滥用。时代审美对于传统纹样在文创设计中又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旨在探究传统纹样与现代文创设计的融合途径,通过再设计将瑞兽纹样的形与意体现在文创产品中。为提高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内在驱动力,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从传统文化与审美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求传统瑞兽纹样在文创产品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TIGAR(TP53诱导的糖酵解和细胞凋亡调控因子)核转位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以及TIGAR对内质网(ER)应激的影响,扩展TIGAR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和培养神经细胞脑缺血再灌注(缺糖缺氧再灌注)模型。利用线栓法建立小鼠短暂大脑中动脉栓塞(tMCAO)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模型,体外培养小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