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新AJCC的食管癌pTNM分期中,没有重视微转移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pNO期食管鳞癌血液微转移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术后病理报告显示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为实验对象,共40名,术前已经抽取外周血做微转移检测标本,提取血液标本总RNA,将mRNA逆转录成cDNA,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血液标本mmp-7mRNA(和hTERT mRNA)表达,取得MMP-7mRNA和hTERTmRNA的CT值表示,计算样本的△△Ct值,对40例患者分别进行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跟踪随访复查。MMP-7mRNA的△△CT值小于30即为阴性,hTERTmRNA的△△CT值小于20即为阴性。只要有一项指标为阳性则为阳性,既有微转移,两项指标同时为阴性则为阴性,即血液检测未发现微转移。然后进行微转移状况与常见临床病理参数(年龄、性别、癌肿长度、分化等级和pTNM分期等)相关关系的统计学分析,肿瘤侵犯深度与微转移的关系以及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统计微转移对预后的影响。计划采用配对四格表的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血液微转移与年龄、性别、癌肿长度等因素无相关关系,但与组织分化等级和pTNM分期间存在相关关系。术后随访6月及12月肿瘤转移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微转移阳性患者术后12月肿瘤转移概率是阴性患者的6.44倍(OR=6.440),95%可信区间为1.547-26.822.
结论:食管鳞癌患者血液中mmp-7mRNA及hTERTmRNA的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展与转移有关,血液微转移检测或许能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的一个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