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能够提高生产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力度,提高城市的聚集效应,更好地发挥生产诱发和就业诱发效应,带动和刺激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城市经济的发展处于停滞和城市基础设施供不应求时,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能够刺激和拉动城市经济的继续发展。四川省城市建设近年来得到全面发展,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发挥城市整体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尽管如此,四川省当前城市基础设施的状况还是难以满足四川省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对此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并提出有益的探索性建议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共分四章,通过阐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指出本文选题的意义,在对比国内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状况和历史变迁后,探究四川省地级以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收支结构和发展水平,力求发现并指出四川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有益建议和对策。第一章是本文的前言。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基本思路和主要结构、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作了简要说明。第二章是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评价理论。首先阐述了公共产品理论,包括公共产品的定义及其分类、准公共产品的定义、城市公共产品的配置过程,然后叙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与性质,并指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形式。然后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和投融资模式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比较说明。既包括投入资金的总量和比例的比较,也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主体、渠道和方式的比较。第三章四川省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分析。本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对应分析法对四川省城建资金收支结构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四川省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以上论述和分析,概括了四川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与经济发展不协调、资金投入不足、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从国内外城市基础设施的对比分析中寻找有益的借鉴经验,本文的对比分析不是简单的寻找差距,而是在具体论述过程中,寻找能够对四川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借鉴意义的有效措施和启发思路;综合主成分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四川省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外部的协调性。提出要加强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要加强与社会进步的协调性;要加强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这三方面的协调概括了四川省城市基础设施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宏观目标。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对应分析法对四川省城建资金收支结构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更好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研究和提出有益的对策建议是一个较好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