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大量能源的消耗及其产生污染物的排放量剧增,使得我国的能源和环境安全面临严峻考验。为了解决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具有超级绝热性能的保温材料—真空绝热板(Vacuum Insulation Panel,VIP)得到了广大能源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前VIP具有生产成本高,原材料不可再生,产品废弃后无法降解等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环保的绿色绝热材料是解
【基金项目】
:
“纳米重组木纤维真空绝热板的研发与产业化”(福建省产业技术联合创新项目,20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大量能源的消耗及其产生污染物的排放量剧增,使得我国的能源和环境安全面临严峻考验。为了解决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具有超级绝热性能的保温材料—真空绝热板(Vacuum Insulation Panel,VIP)得到了广大能源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前VIP具有生产成本高,原材料不可再生,产品废弃后无法降解等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环保的绿色绝热材料是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论文以未漂白竹浆、漂白竹浆和竹溶解浆为纤维原料,研究了不同竹纤维VIP的隔热性能,分析了竹纤维VIP芯材的结构及其性能。结果表明,漂白竹浆作为VIP芯材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在打浆度14.9°SR、真空度0.05Pa、温度25℃和放置时间1t条件下,竹纤维VIP导热系数最小,为12.6mW/(m·k),竹纤维VIP隔热性能最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随着打浆度升高,竹纤维VIP隔热性能和透气性能不断下降、强度性能不断提高。纤维形态分析表明经打浆过程中的机械力破坏,导致VIP芯材抗张指数和固体传热增加。SEM表面形貌分析表明随着打浆度的增加,芯材表面结构越来致密,使得VIP芯材的透气度逐渐降低和固体传热增大。压汞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打浆度的增加,VIP芯材孔隙率从75.7%减小至49.2%,VIP芯材内部结构趋于致密。论文研究了两种隔热颗粒A和B对竹纤维VIP芯材结构和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隔热颗粒A添加到真空绝热板芯材具有较好的优势。在隔热颗粒A添加量30%、真空度0.05Pa、温度25℃和放置时间1t条件下,竹纤维/隔热颗粒VIP导热系数最小,为11.4 mW/(m·k),竹纤维/隔热颗粒VIP隔热性能最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随着隔热颗粒A添加比例升高,竹纤维VIP导热系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SEM表面形貌分析表明当隔热颗粒A添加量由0%增加至30%时,使得芯材结构三维网状结构分布着较多的隔热颗粒,由于其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阻碍了热量的传递,使VIP导热系数降低,但当添加量由30%增加至50%时,隔热颗粒分布在竹纤维与竹纤维间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越来越多,使得芯材结构更致密,形成导热通道,固体传热增大,从而使VIP导热系数增大。压汞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隔热颗粒A添加比例升高,VIP芯材孔隙率从75.7%减小至55.2%,芯材内部结构趋于致密,进一步验证了 SEM的分析结果。论文研究了添加玻璃纤维对竹纤维VIP芯材结构和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玻璃纤维添加量为45%时,竹纤维/玻璃纤维VIP的导热系数为5.13 mW/(m·k),能够达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随着玻璃纤维添加比例升高,竹纤维VIP导热系数呈先快速下降、后下降缓慢的趋势。SEM表面形貌分析表明随着玻璃纤维添加量的增大,使得芯材结构三维网状结构内分布更多玻璃纤维,由于其阻碍了纤维间交织,减少了交织点,表面形貌疏松,减少了固体传热,使VIP导热系数降低,但是当添加量由45%增加至50%时,芯材表面形貌变化不明显,使得导热系数下降不明显。压汞法测试芯材内部结构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 SEM的分析结果。
其他文献
昆虫主要通过嗅觉系统识别环境中气味,完成寄主定位、寻找配偶、产卵、逃避天敌等生命活动,而嗅觉蛋白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Trybom)因体型小、繁殖快、适应性强、发生严重等特点,给我国农作物生产造成重大威胁。本研究基于花蓟马转录组数据,克隆并鉴定了花蓟马3个嗅觉相关基因:化学感受蛋白基因CSP1、CSP2和嗅觉受体基因OR,分析明确了3个基因在花
绿藻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隶属于绿藻门石莼纲石莼目石莼科浒苔属。本文在解析鉴定浒苔低聚糖(EPO)的结构基础上,结合动物生理学和病理学实验结果,通过基于Tandem mass tag(TMT)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获得特异性差异靶蛋白并分析靶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机理,初步阐明绿藻浒苔低聚糖的降血糖机理,为绿藻浒苔调控机体糖代谢在营养功能食品的研发上提
本研究以海带为原料,从多种乳酸菌中筛选出短乳杆菌发酵海带,并以动物模型探讨发酵海带的降血脂功效及其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短乳杆菌发酵海带工艺优化。采用短乳杆菌作为发酵海带的菌种,以活菌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海带液浓度、短乳杆菌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海带发酵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短乳杆菌发酵海带的最优条件为:海带液浓度3.3%、短乳杆菌接种量4.6
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出台了 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应运而生。应用自然植物是海绵城市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观赏草兼具美观价值、生态价值以及人文价值,十分适合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之中。目前观赏草在我国南方地区并未被广泛应用,若对福建省观赏草资源进行调查与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丰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提高生态效益,并对推动福建乡土观赏草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助益。因
目的通过观察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鸡蛋品质、激素水平,筛选效果明显的单味中药微粉,组成复方,通过进一步试验,选取最佳组合,研究单味中药微粉及其复方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方法(1)单味中药微粉的筛选试验分为7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益母草组(基础日粮+1%益母草微粉)、女贞子组(基础日粮+1%女贞子微粉)、鸡血藤组(基础日粮+1%鸡血藤微粉)、连翘组(基础日粮+1%连翘微粉
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是进行植物种质资源分析和应用最广泛的标记,主要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指纹图谱及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由于甘蔗基因组未完成序列测定,所以已有SSR标记数量较少。本研究首次利用福建农林大学基因组中心测序完成的甘蔗热带种(LA-purple)转录组数据库,大规模开发EST-SSR标记,为甘蔗分子标记育种提供试验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Griseb.)R.M.King et H.Rob.在中国首次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香港发现,目前福建省有零星的分布报道。本研究按照福建省公路系统,对福建省各行政区进行实地调查,结合云采集数据系统对假臭草的分布地点及分布特征进行详细记录,从而得出假臭草在福建省的分布情况及种群盖度情况,并结合文献及网络资源,获得假臭草在中国的实际分布情况,并基于说得的分
水稻草状矮化病毒(Rice grassy stunt virus,RGSV)为纤细病毒属(Tenuivitrus)的成员,经褐飞虱以持久增殖的方式传播。RGSV 6条RNA链均采用双义编码策略,编码12个蛋白。RGSV首次在菲律宾发现,而后在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大面积暴发,接着在我国沿海省份也不断发生,给水稻生产造成重大损失。RGSV感染水稻导致病株明显矮化,分蘖增多似草状,叶片黄化,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