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微血管计数和VEGF、VEGF受体及核因子kB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x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管癌是预后恶劣的恶性肿瘤,国外统计的5年生存率仅10%,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随着影像诊断和外科技术的进步,胆管癌的预后有所改善,但由于受到特殊解剖位置的影响以及胆管癌本身侵犯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和邻近肝组织的特性,期望单纯依靠改进手术方式来大幅度提高胆管癌的治疗效果不太现实。因此必须深入了解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机理,寻找新的治疗手段。 肿瘤血管形成是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之一。国内外很多研究证明,肿瘤血管生成既是实体肿瘤生长的基础,又是转移的重要途径。肿瘤血管形成是一种失控的血管生长,是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失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个最具普遍意义的肿瘤血管形成刺激因子,它通过与受体结合,诱导受体磷酸化,进而发挥作用。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实体肿瘤中表达明显增加,其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密切关系。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appa B,NF-kB)是最重要的核转录因子之一,最近发现其影响肿瘤的形成,不仅可以调控肿瘤血管生成的有关基因,还与细胞的转化和凋亡有关。目前国内外有关胆管癌的肿瘤血管形成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 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胆管癌患组织的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和核因子kB的表达进行测定,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肿瘤血管形成在胆管癌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为临床提供一种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该肿瘤良恶性程度、预测预后的手段,为进一步研究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机理以及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材料和方法 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997年10月至2003年n月期间手术治疗的胆管癌病例50例。其中肝门部胆管癌31例,中段胆管癌6例,下段胆管癌13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自32一84岁,平均年龄59.3岁。手术方式为:根治性切除术27例,姑息性切除术23例。所有标本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高分化腺癌19例,中分化腺癌21例,低分化腺癌10例;伴有淋巴结转移13例;伴有神经浸润22例;伴有胰腺浸润14例。对照取自9例肝移植供体。 实验分组:取9例肝移植供体的胆管标本作为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取自27例根治性切除标本的切缘;肿瘤组织取自50例胆管癌的手术切除标本。 随访:通过电话调查、信访调查,结合门诊随访的方式了解27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胆管癌患者自手术之日起至2004年3月20日是否存活、存活时间及其死亡原因。 采用免疫组化En Vi 510。二步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vEGFI。:、vEGFR一2 又Flk一l/KDR)、NF一kBp65的表达。结果判断:1、CD34阳性判断及MVD测定,血管内皮细胞被染成棕黄色,以与背景明显有别的任何一个染色的内皮细胞或细胞群作为一个血管。先在低倍镜下(10 x 10)寻找血管最高密度区(hotspot),然后在高倍镜下(10X40)计数5个血管最高密度区的微血管数,取均值代表MVD。2、VEGF165、Flk一1/KDR和 NF一kBp65阳性结果判断,阳性表达为细胞胞浆染成棕黄色,高倍镜下 (10 X40)取5个不同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将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和染色强度分别计分。具体计分标准如下:(1)阳性细胞的百分率<sryoo分,5%一25ryol分,26%~50%2分,slok一75%3分,>75%4分。(2)阳性细胞的染色强度为无染色O分,染成淡棕黄色1分,染成棕黄色2分,染成深棕色或胞浆中出现深棕色斑块3分。(1)+(2)为组织总积分,总分分为O一7分。O分为阴性,1~3分为弱阳性(+),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一7分为强阳性(++)。其中阳性细胞百分率用通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计算。 所有数据处理皆采用SPSS n.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定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定性数据卡方检验,生存资料采用Ka口an一Meier生存分析。 结果与讨论 MVD在胆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1)。MVD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块部位和组织学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伴有淋巴转移的组织娜D水平高于无淋巴转移组,伴有神经浸润的组织娜D水平高于无神经浸润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0.05)。对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的随访,MVD<30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6.83个月,MVD为30一39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3.83个月,刚D)40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5.75个月,三组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以上结果表明微血管形成在胆管癌的发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证实淋巴转移和神经浸润是提示胆管癌预后的两个独立因素,结合术后随访,我们认为肿瘤血管形成与胆管癌预后相关,高水平的MVD提示预后不良。 VEGF:65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VEGFR一2(Flk一1/KDR)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也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同时VEGF,6,和Flk一1/KDR均与刚D水平呈正相?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先进技术也应用与热力站供热系统控制中去,使得热力站供热系统控制呈现出自动化、科学化的特性。虽然热力站供热系统自动化控制经过科研人员长时
目的:通过收集进行健康体检老年人的资料,如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生活习惯、身体成分构成、部分生化指标和血常规等,探讨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提高社会对肌少症的认识,加强对肌少症的筛查,从而达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目标。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8月日到2018年10月31日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院)体检中心行健康检查的老年人(年龄≥60岁)作为研究对象,总共收集了 168例老年人的资料,
菜花(又称花菜或花椰菜)是平凉地区的重要蔬菜之一,其喜温、喜湿,对栽培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因在平凉栽培菜花主要采用春大棚、春露地和秋露地形式,故在菜市上常形成8~9月份菜花供应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资本市场也日渐繁荣起来。繁荣的资本市场促使A股市场的融资能力进一步提升,也点燃了企业融资的渴望。除此之外,受国务院发展新型互
目的:探讨1,25(OH)2D3对食管鳞癌(ESCC)及食管腺癌(EAC)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花生四烯酸(AA)代谢通路中环氧合酶-2(COX-2)和5脂氧合酶(5-LOX)代谢途径产物表达的改变,并观察相
结合公路工程实例,对电场波CT探测技术进行简要说明,分别通过Surfer和Voxler软件作出电磁波CT二维与三维吸收系数图像,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维图像可以直观反映两
导学案是在教师教案基础上,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产物。本研究通过查
CYD1是课题组前期自主研发、设计并合成的双HDAC和mTOR抑制剂,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胡椒碱是课题组前期从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分离、纯化获得的吡咯烷类酰胺生物碱。本研究将CYD1和小分子单体化合物胡椒碱作为候选药物,进行了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CYD1与胡椒碱体外代谢稳定性和代谢表型研究;2、CY
在我国应急管理机制日趋完善的大背景下,信息可理解是应急信息管理领域一个逐渐引人关注的研究课题。当前突发事件的种类和频率呈现出多样化和程度高的特点,面对各种突发事件,人们对于应急信息的需求远超于平常。但由于目前应急信息发布门槛低,应急信息发布时以及传播过程中出现信息表达不清、内容不全、表现形式局限等因素导致公众无法真正理解应急信息,公众与应急信息之间的交互无法顺畅进行,致使突发事件处理不到位。因此,
本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同时测定钢铁中硅、铜、钼、锰、铬、镍、钒等元素的含量。通过实验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元素的分析谱线,同时进行了机体效应及共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