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架式教学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Bruner)在维果斯基辅助学习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学概念。这一概念自介绍到教学领域以来便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支架式教学是基于学习者最近发展区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方式,强调了教师帮助学习者通过最近发展区的重要意义。在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末,几名专家学者在英语教学领域对支架式教学进行了介绍和研究。直至今天,学者们在此基础上一直开展相关研究。支架式教学对英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研究大部分应用于大学语言课堂教学中。而应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重要的教学方式。尤其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的关注点转向阅读理解内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支架式教学应用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研究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开展的一项实验研究。研究对象由高一(6)班和高一(11)班共94名学生组成。他们来自江苏省K中学的两个平行班。高一(6)班由48位学生组成作为控制班,采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高一(11)班由46位学生组成作为实验班,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支架式教学的环节主要包括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小组合作、评价反馈五种方式。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下两个研究问题进行研究。1.支架式教学会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产生影响吗?如果有,影响如何?2.支架式教学会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产生影响吗?如果有,影响如何?本研究的研究设计以及研究结果概述如下:在支架式教学前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进行测试并对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设计支架式教学案例并进行16周的教学实验。在支架式教学后,对研究对象的英语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再一次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最后,在实验班随机选择1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对相关的访谈情况进行语料整理。本研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支架式教学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数据统计软件SPSS21.0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支架式教学对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影响非常明显。即支架式教学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积极的作用。支架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活动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方面也有所增强。本研究立足于阅读教学的现状对支架式教学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同时从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验证了支架式教学应用的实践意义。无论从理论视角还是从教学实践考察,本研究为后来研究提供借鉴,并给一线教师和教学研究者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