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简称内异症,以疼痛和不育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妇科常见疾病,是雌激素依赖型慢性炎症性疾病。影响疾病发病的来源至今尚未阐明。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子宫内膜中的类固醇激素作用的遗传调节作用。子宫内膜细胞在雌孕激素处理下存在DNA甲基化水平改变,以及微小 RNA(microRNA)表达变化。且有研究发现 microRNAs通过降解mRNA而改变基因的表达方式,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发挥重要作用。 方法: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阐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方法,microRNA的基本概念、产生过程、细胞功能,microRNA与激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整合了micro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结果:部分研究报道正常女性月经周期早期至中期分泌阶段获得的子宫内膜与异位症妇女子宫内膜相比,约40-60%microRNA出现低表达水平,如:MiR-17-5p,MiR-20a和MiR-22。增强MiR-199a或MiR-16的活性,能够降低COX-2目的,可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microRNA与激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存在相互调控作用,但仍有待深入研究。 结论:microRNA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物标记物,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microRNA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药物治疗的检测窗口。抗microRNA的靶向是未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