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大中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纷纷将其总部或地区总部迁入北京、上海等一些中心城市。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吸引外地企业总部进驻本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修建并完善各种基础设施,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认清企业迁都的规律,指导并规范政府竞争行为显得迫切而又必要。
企业迁都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时,在生产要素、企业形态可以由企业自主决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发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其本质是由企业利润最大化驱动的。企业总部为了寻求知识的外溢、专业化的商务服务、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以及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聚集在中心城市。总部的聚集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企业迁都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中国市场在跨国公司眼中地位不断提高的结果。
通过对世界500强总部分布与迁移进行分析,发现世界500强大多会聚集到发达的中心城市,并且公司总部区位的选择与公司的实力有关,城市中总部的行业结构与该城市的优势行业基本一致,相信在我国也会出现同样的趋势。
地方政府在吸引企业总部进驻时,表现出机制尚不完善,秩序也较为混乱,目标函数缺失的现象。但地方政府对企业总部的竞争是一种客观现实,是改革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产物,同时也是城市转变职能的要求。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发挥政府竞争的正效应,抑制负效应,而不是取消政府竞争。完善制度架构,促进各地方政府从竞争走向竞合是唯一的出路,而每个地方政府合理的定位又是各地政府走向竞合的关键一步。使用SWOT分析可以有效地确定一个地区在争夺总部资源时的自身定位。
我们希望中央政府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在制度层面必须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在法律上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营造公开、公平、规范的地方政府竞争新秩序。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行政区之间利益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弱化行政区之间利益调节中的行政干预手段。地方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作用边界,防止过度干预市场经济本身的运行和总部集聚形成的自身规律。从各地区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环境等方面出发,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形成不同城市间等级差异化的总部定位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很重要的。同时,地方政府还应逐步调整和减少为竞争总部资源而制定的各种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把重点放在加强自身建设,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树立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