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同源四倍体抗逆机理解析及两个胁迫响应基因功能鉴定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a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枳(Poncirus trifoliata (L.)Raf.)是柑橘中最常用的砧木,具有优良的抗寒性和抗病性,但是,枳抗旱性和抗盐性相对较弱,影响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多倍体植物常常表现出更强的抗逆性,倍性育种可作为培育柑橘抗逆种质的重要手段。此外,基因工程作为生物技术的核心,也是培育抗逆种质的重要技术。因此,在枳中发掘多倍体资源,筛选重要的抗逆基因,对柑橘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首先从枳自然实生群体中筛选了一批同源四倍体材料,分析了其抗旱性和抗盐性,之后利用RNA-seq解析了四倍体枳的抗逆机理,并从中筛选了两个重要的胁迫响应基因研究了其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基于形态学初选,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计数验证,从约20000株枳的天然实生苗中筛选出75株四倍体枳,四倍体的发生率约为0.375%。通过全基因组SNP分析表明其均为同源四倍体。四倍体与二倍体相比植株矮,叶片增厚、变宽,下表皮气孔密度降低,细胞增大。干旱和盐处理后,通过观察四倍体和二倍体的表型并测定相关抗逆指标,发现四倍体抗旱性和抗盐性均显著强于二倍体。
  2.为分析四倍体枳的抗旱机制,我们对处理前后的四倍体和二倍体叶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四倍体在重要的胁迫响应通路上与二倍体存在明显不同,特别是抗氧化胁迫相关途径,一些相关基因只在四倍体中有富集。进一步分析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抗氧化能力,发现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酶活性在四倍体中高于二倍体,与四倍体干旱下积累更少的活性氧一致。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发现,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的基因在四倍体中明显富集。一个液泡蔗糖转化酶基因(VINV)受干旱诱导,在四倍体中的表达量高于二倍体,而四倍体蔗糖含量低于二倍体,葡萄糖含量高于二倍体。研究表明,四倍体枳抗旱性增强主要是通过提高活性氧清除及渗透调节能力来实现。
  3.为揭示四倍体枳的抗盐机制,对盐处理前后二倍体和四倍体枳根和叶进行RNA-seq及转录组分析。对四倍体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四倍体与二倍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很多与胁迫有关。KEGG分析发现,四倍体叶片与根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不同的代谢途径。叶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生长素、油菜素内酯、细胞分裂素和茉莉酸相关基因在四倍体中的表达量高于二倍体;此外,一个POD基因在四倍体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二倍体,使得四倍体叶具有更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根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则以淀粉和蔗糖及脯氨酸代谢为主,同时发现盐胁迫下四倍体中积累更多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四倍体根中抗氧化酶基因APX显著上调表达,使根具有更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因此,四倍体叶和根中存在不同的防御机制协同作用使其抗盐性比二倍体强。
  4.从干旱胁迫转录组数据中,我们筛选到一个LEA家族基因(PtrLEA7)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研究。该基因CDS全长420bp,编码139个氨基酸,属于LEA_4亚族,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其表达显著受脱水、低温和ABA的诱导。在烟草和枳中超表达该基因,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干旱胁迫处理后,转基因植株的抗旱性比野生型强,表明该基因正调控抗旱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转基因植株中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和CAT酶活性均高于野生型,活性氧含量低于野生型,表明该基因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来调控抗旱性。
  5.从盐胁迫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到一个R2R3类MYB转录因子PtrMYB3,该基因CDS全长756bp,编码251个氨基酸,定位于细胞核中,具有转录活性。PtrMYB3表达受盐、脱水和低温等非生物胁迫的诱导。通过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在枳中将该基因沉默,发现枳沉默系的抗盐性显著强于野生型。进一步研究表明,沉默系中淀粉酶、果胶甲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LUC实验证明,PtrMYB3是POD转录抑制子,表明PtrMYB3可能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负调控抗盐性。
其他文献
课题组研制的旋埋刀辊能够解决长江中下游多熟制稻作区高留茬秸秆在板结黏重土壤环境下还田时的缠堵问题,但刀辊在功耗,作业平稳性以及秸秆掩埋深度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以降低旋埋刀辊作业功耗提升还田效果为目的,通过建立土壤旋耕功耗预测离散元模型,分析刀辊作业机理及刀具间土壤相互扰动对刀辊作业效果影响机制,获取提升刀辊作业性能的途径,并以此为基础对原有刀辊结构及刀具参数开展合理设计和优化,通过田间试
学位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除烟气中NOx是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低温SCR由于具有明显的节能特点和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正成为研究热点。但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而言,低温范围内催化剂活性不高、活性物质分散性较差、反应机理不够明确等仍是低温SCR脱硝技术走向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本文针对以上主要问题,以Mn/TiO2作为基础组分,进行了低温SCR脱硝技术研究。本文首先对制备方法进行了筛
ClO作为一种新型的消毒剂和氧化剂,在水处理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进一步推广其应用,该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二氧化氯进行了研究.1.在总结和分析半个世纪以来二氧化氯发生技术及工艺的优劣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制备二氧化氯的新方法,该法以R8法淡蓝本,用无毒廉价的G型还原剂替换毒性很强的甲醇,制得的二氧化氯纯度高,不含毒副产物,完全可用于水处理领域;2.通过实验,对目前常见的二氧化氯稳定剂的效能进
学位
本文利用单光镊系统研究了人胚胎肾细胞293A活细胞膜上α1B肾上腺素受体在激动剂刺激后发生内陷的启动阶段力学特点。首先研究并总结了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抗体修饰和检验的方法。采用生物素一亲和素反应体系可以将抗体包被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包被后的检验方法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前者包括细胞培养对照法和荧光抗体标记法,后者是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法。其次,改变传统的光镊观察活细胞的细胞放置方法,即将盖玻片水平放
学位
载培稻(oryza sativa L.)灿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障碍是杂种的半不育现象.广亲和品种的发现及其广亲和理论的提出对于克服这一障碍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故引起中国育种家广泛的关注.水稻品种Dular普遍被认为具有较宽的亲和谱和较高的亲和力.为了弄清楚Dular高广亲和性的遗传基础,并进行广亲和基因的定位,研究中用RFLP标记对Dular广亲和性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该研究构建了水稻广
学位
柑橘类柠檬苦素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四环三萜类物质,对人体有重要的保健作用。类柠檬苦素在柑橘果实和种子中的分布规律已有较多研究,但其生物合成的遗传调控机制鲜见报道。本研究基于不同柑橘品种叶片在不同发育时期类柠檬苦素含量的差异,对宽皮桔类、橙类、金柑、柚类品种进行类柠檬苦素含量表型的系统分析和评价,明确了柑橘品种和叶片不同发育时期的表型特征。并对前期获得的21个与柠檬苦素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的表达
从人们消费的角度来看,目前马铃薯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的第三大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其产量9000万吨,几乎占全球马铃薯产量的四分之一,并且其种植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8%。然而,由于马铃薯是营养繁殖作物,病毒可在植株中世代积累并通过引起块茎内部和表面坏死而影响品质。单个病毒就可使马铃薯潜在总产量损失50%以上,而混合病毒则可损失80%以上。因此,病毒是马铃薯生产中最重要的经济性生物限
学位
油菜素内酯(BRs)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园艺作物中,BR信号介导的植物生长调控的分子生物学证据仍然不足。BR信号转导与其他植物激素之间的互作共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激素、环境信号和发育过程之间具有复杂互作机制,共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本研究将有助于了解BR信号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中的作用。在本研究中,为了阐明BR信号传导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可能影响,我们基于CRISPR系统创建了BR不敏感
学位
葡萄(Vitis vinifera L.)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水果之一,全球种植面积740万公顷,产量7780万吨。中国葡萄以每年1170万吨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生产面积(875,000公顷)排名第二。葡萄的种植具有多种用途,包括鲜食葡萄、果汁、葡萄干和生产葡萄酒。近年来,无籽葡萄需求的迅速增长,推动了无籽葡萄品种的发展。在此之前,大量的研究集中在无籽葡萄种子败育的潜在机制。然而,关于调控种子败育
学位
晚熟脐橙是柑橘中成熟期较晚的一类脐橙品种,如伦晚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Lanelate’ Navel),其品质优良,适合在我国三峡库区种植,为优化我国柑橘品种结构和延长柑橘鲜果供应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该品种在果实成熟期间出现了严重枯水现象,汁胞枯水为一种生理性病害,大大降低了果实的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因此,汁胞枯水发生原因和机理的研究成为晚熟脐橙生产的关键问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