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肢位头针结合高压氧治疗脑梗塞临床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iuuffuuyya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良肢位头针结合高压氧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探索脑梗塞的最佳治疗方案,以求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1选择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针灸科(脑血管病科)和石家庄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高压氧治疗中心住院患者135例,西医诊断为脑梗塞,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良肢位头针结合高压氧)42例、对照组B(头针结合良肢位)38例,对照组C(高压氧结合良肢位)40例,各组年龄、性别、病程、个人史、家族史以及合并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A组再给予良肢位头针结合高压氧治疗,头针选穴采用《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取患肢对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头针治疗结束后进入高压氧舱治疗,患者入院后即指导其卧床时保持符合康复医学理论正常模式的良肢位摆放,采用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的良肢位。B组给予头针结合良肢位治疗,头针及良肢位治疗同A组。C组给予高压氧结合良肢位治疗,高压氧及良肢位治疗同A组。以上三组治疗均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3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中国卒中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变化,并进行总体疗效判定。结果: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的变化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三组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与B、C两组之间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B、C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分析说明三种治疗方案中以良肢位头针结合高压氧对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效果最好,头针结合良肢位效果优于高压氧结合良肢位。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治疗前后的变化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三组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相比ADL评分均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与B、C两组之间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B、C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分析说明三种治疗方案中以良肢位头针结合高压氧对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最好,头针结合良肢位效果优于高压氧结合良肢位。3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变化3.1纤维蛋白原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三组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与B、C两组之间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B、C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说明三种疗法中以良肢位头针结合高压氧疗法对纤维蛋白原的改善效果最好。3.2红细胞压积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三组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与B、C两组之间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B、C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说明三种疗法中以良肢位头针结合高压氧疗法对红细胞压积的改善效果最好。3.3血浆黏度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三组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与B、C两组之间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B、C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说明三种疗法中以良肢位头针结合高压氧疗法对血浆黏度的改善效果最好。3.4红细胞聚集指数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三组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B、C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说明良肢位头针结合高压氧疗法能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头针结合良肢位、高压氧结合良肢位疗法对红细胞聚集指数无明显影响。4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确切疗效,A组(良肢位头针结合高压氧)疗效最好(92.9%),B组(头针结合良肢位)次之(84.2%),C组(高压氧结合良肢位)较低(70.0%),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5安全性观测结果在临床试验中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均未见异常。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未见异常改变。结论:1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综合分析证明,良肢位头针结合高压氧综合疗法优于对照组头针结合良肢位疗法和高压氧结合良肢位疗法。2良肢位头针结合高压氧综合疗法通过降低血液流变学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指标而达到治疗脑梗塞确切的良好的临床效果。3头针结合良肢位和高压氧结合良肢位的对照组能降低血液流变学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指标,获得了确切的较好的临床效果。4良肢位头针结合高压氧综合疗法具有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等优点,且病程越短,疗效越好。5引进康复医学良肢位的治疗观念,结合头针、高压氧治疗手段,为治疗脑梗塞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放疗对肺癌骨转移肾虚患者肾虚证候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综述肺癌骨转移文献基础上,设计临床研究表格,对9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症状
研究目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双侧足三里穴,观察对腹部术后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型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及MTL、GAS水平的影响,从而探讨电针足三里在腹部术后胃肠蠕
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气温升高及降水量的变化等是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统影响最为重要的几个生态因子,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产量、生长发育、病虫害、
线艺兰是指兰科(Orchidaceae),兰属(Cymbidium)中的春兰(Cym.goer ingii(Rchb.f.)),建兰(Cym.emsifolium(L.)SW.),寒兰(Cym.Kanran Ma kino),墨兰(Cym.Sinense(Andr.Wild),蕙兰(Cym.faberi Rol
本文在工程索赔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博弈理论、可拓理论、网络分析、状态方程等理论工具,研究承包商索赔问题。 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文首先基于系统分析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正式启动。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工作肩负着培养创造性、开拓型人才的重任。开发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各学科课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开发与应用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教学平台,已成为当前多媒体教育发展的需要。到目前为止,我省还没有建立
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技术的飞速进步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很有可能会引起交际者中
研究了 1995年乳山湾 6~ 9月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有着密切关系 ,无机营养盐与浮游植物数量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 ;无机氮和无机磷与浮游植
目的:观察丹参酮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比较,并探讨中医药制剂静脉药物是否需要临床辨证论治选药。方法:1.临床资料病例来源湖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