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i-B非晶态雾化粉末去除污水中Cr(Ⅵ)和Cd(Ⅱ)的性能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8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产业快速升级所带来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及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污水重金属离子的处理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排放不当引发水资源危机。铁基非晶合金近些年被发现是一种化学活性高、催化能力强的新型污水处理材料,本文致力于探索铁基非晶对两种毒性较强的Cr(VI)和Cd(II)离子去除效率,分别采用成分为Fe78Si9B13的非晶条带、雾化粉末和300目还原性铁粉进行对比去除实验,选出效率最优者进行材料表征并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这对污水处理新材料的革新突破以及Fe-Si-B系非晶合金在重金属离子去除领域的推广和理论依据的奠定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对比发现300目还原性铁粉、Fe78Si9B13非晶条带和雾化粉末去除K2Cr2O7中Cr(VI)的途径和反应机制几乎相同,均为Fe0中自由电子对Cr(VI)传送为主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Fe、Fe2O3、Cr(OH)3等主要物质,经计算该过程中的表观反应速率系数(Kobs)和表观约化反应速率系数(KSA)较高,是同成分晶态合金条带的1.8倍,300目还原性铁粉的23倍,反应后的特性曲线表明Fe78Si9B13非晶态雾化粉末的去除效率最高,条带次之,还原性铁粉最低。这可能归功于材料本身的结构特性,还与表面形貌、元素的化学状态和环境因素等有关;从XPS的分析中可知三种去除材料的反应类型均为还原—吸附型,而非晶态雾化粉末颗粒光滑的外表结构有利于产物层的脱落,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质过程中阻碍电子传送的阻力;实验分析还发现溶液的起始浓度可作为循环利用次数的调节变量,在低浓度的Cr(VI)溶液中可利用次数较多且不会失去活性,浓度为10 mg/L的K2Cr2O7溶液中使用6次后仍具有60%的去除率。为了进一步研究铁基非晶态雾化粉末在实际环境中去除含有Cd(II)溶液中的去除效率,首先选取存放于大气中的Fe78Si9B13非晶态雾化粉末和300目还原性铁粉进行电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即便在表层钝化膜影响的条件下亚稳态结构的非晶态雾化粉末依然拥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通过特性曲线的趋势可以看出该过程在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的条件下去除效率高于铁粉。另外X光电子衍射产物分析得出类金属(Si和B)影响着Fe78Si9B13非晶态雾化粉末的去除性能,不仅氧化物可以保持粉末颗粒的表面活性,且生成的硅酸、硼酸盐及含铁复合氧化物层的溶解脱落有利于彰显还原反应的主导地位。其它因素如温度、粉末投加量、溶液起始浓度都能够显著地改善去除效果;其中温度主要改变了反应速率,而其它条件既加快了速率,又提高了去除率;pH值的影响表明碱性环境有利于Cd(II)的去除。
其他文献
冀东盆地南堡凹陷位于黄骅盆地北部,由三个构造单元组成,即北部深陷区,中部背斜带和南部斜坡带,是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域之一。该盆地凹陷主要以受断层控制的复式油气藏为主,具
量子密码学在未来将会是密码学中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量子力学的很多原理都为量子密码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传统计算密码体制受到严重威胁。所以寻找能够高效传输数据,并满足高安全性和在量子传输中节约量子比特的量子混合协议技术是密码学中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与传统密码学不同,量子密码学改变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来提高信道抵抗攻击的效率,达到信息安全传输的目的。然而,量子密钥分配或量子协商协
到目前为止,有关于生物分子马达输运性能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兴趣。首先,生物分子马达是一类大小尺度通常都在纳米量级的酶蛋白大分子,并且广泛存在于细胞内部。其次,生物分子马达具有将生物体内部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力,并利用细胞内的自由能完成各种输运。例如,细胞内的F-actin马达、肌球蛋白马达、交联蛋白等它们能够产生机械运动,而动力蛋白和驱动蛋白还能拖动囊泡进行步进并完成细胞内的货物运输
本文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DGG-1-3-F利用马铃薯加工废弃物、马铃薯淀粉加工废弃物、葡萄酒酿造皮渣发酵产生物表面活性剂(biosurfactant,BS)。对上述3种原
一直以来,生物分子马达作为生命活动的真正“推手”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生物分子马达是一类尺度在2-10 nm的酶类蛋白大分子,广泛地参与包括有丝分裂、肌肉收缩、信号传导在内
合理设计的奥氏体fcc相Fe-Pd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力学性能,在学术以及应用领域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是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有希望代替Ni-Mn-Ga而成为更加好的形状记忆材料。随合金的组分以及制备工艺不同,合金中的原子占位不同,能导致原子有序度不同,此时合金的磁有序方式也可能发生改变,最终导致马氏体相变结构发生改变,出现马氏体相的fct相和bct相,其中由fcc到fct这一
电致变色材料因其高效可逆、持久的光学属性及调变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制备变色速度快、循环寿命长的电致变色材料对发展新一代的高性能电致变色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多金属氧酸盐(多酸)是一类无机簇合物,以其多样的结构和独特的氧化还原性能在电致变色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经典的多酸通常可以实现无色到蓝色的可逆变化,将染料与多酸复合,可以提高多酸基材料的电致变色性能。本论文采用层接层自组装技术构筑了磷钨酸盐/
天然的大肠杆菌中,葡萄糖主要通过糖酵解途径(Embden-Meyerhof-Parnas Pathway,EMP)进行代谢。但是在丙酮酸到乙酰辅酶A的代谢过程中,会出现1/3的碳损失。为了减少葡萄糖在代谢过程中的损失,增强菌体的产物转化效率,我们构建了 EP-bifido途径。EP-bifido已经在聚羟基脂肪酸酯、甲羟戊酸(MVA)等产物的发酵中经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但由于能量和还原力平衡未达到
论文从原理上调研了移动时窗法、相位差法、频率-波数域法、τ-p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小波变换(WT)、S变换(ST)及广义S变换(GST)、Wigner-Ville分布(WVD)、伪Wigner-Ville分布(PWVD)、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SPWVD)、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提取频散曲线的优缺点。利用ST、GST以及WVD、PWVD、SPWVD方法对物理模拟数据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各种高新产业对所需材料的物理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也是迫在眉睫。拥有独特物理特性的Heusler合金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Heusler合金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而且蕴藏着多种特性和物理效应,例如铁磁性、半金属特性、热电效应、磁电阻效应、超导性、形状记忆效应等。因此,凝聚态物理和功能材料领域都对Heusler合金产生了巨大兴趣,期望获得具有独特应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