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0年吉林省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n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2015-2020年吉林省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现状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了解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情况,分析不同类型食品样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现状,为控制和降低吉林省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风险及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为吉林省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研究基础。方法:2015-2020年吉林省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监测数据来源于《全国食品微生物风险监测数据汇总系统平台》,包括9个监测地区的15类食品,共计5058份;单增李斯特菌耐药数据来源于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共计163株。对于计数资料,采用率来描述,主要描述单增李斯特菌在不同年份、不同季度、不同食品种类、不同采样环节、不同包装、不同就餐环境、不同采样地点中污染以及耐药情况,描述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对多种常规抗生素的耐受与敏感的现状。采用趋势性卡方检验分析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趋势以及耐药趋势。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组别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耐药率是否有差异。本文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15-2020年吉林省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现状(1)2015-2020年吉林省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总检出率为3.22%,其中2015年检出率最高,为7.06%,2017年检出率最低,仅为1.11%。单增李斯特菌5年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67,P<0.001)并且总体呈下降趋势(χ趋势2=6.810,P趋势=0.009)。四个季度均有单增李斯特菌检出,其中第二季度检出率最高,为3.65%,第四季度检出率最低,仅为1.60%,不同季度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5,P=0.041)并呈下降趋势(χ趋势2=4.325,P趋势=0.038)。(2)吉林省9个地级市(自治州)食品中均有单增李斯特菌检出,长春市检出率最高,为7.48%,松原市检出率最低,仅为0.45%。不同采样地区间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18,P<0.001)。(3)吉林省市售的15类食品中,蛋与蛋制品、坚果与籽类及其加工制品类、冷冻饮品、乳与乳制品、水果及其制品、调味品(以动物性原料为基础)、特殊膳食用品和其他食品(布丁)均未检出单增李斯特菌。肉及肉制品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为8.47%,烘焙及油炸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低,为0.34%。不同食品类别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肉及肉制品中,生畜肉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为16.87%,熟肉类制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低,为3.07%。不同种类肉及肉制品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95,P<0.001)。其他不同食品分类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流通环节中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3.59%,餐饮服务环节中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87%。不同采样环节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1,P=.005)。流通环节中,路边摊位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为5.56%。不同流通环节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8)。餐饮服务环节中,快餐店(包括餐饮配送公司)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为3.20%。不同餐饮服务环节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2)。(5)不同包装类型的食品中,散装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3.68%,预包装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94%。不同包装类型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17,P=0.002)。散装食品中,肉及肉制品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为8.24%。预包装食品中,蔬菜及其制品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为12.50%。不同食品类别在不同包装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城市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3.41%,农村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2.31%。不同采样地点类型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73,P=0.096)。城市采集的样品中,肉及肉制品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为9.72%,农村采集的样品中,蔬菜及其制品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为15.38%。除肉及肉制品在不同采样地点类型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8,P=0.001)外,其他食品类别在不同采样地点类型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015-2020年吉林省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耐药情况(1)2015-2020年吉林省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总耐药率为17.79%,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为16.56%。单增李斯特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3种抗菌药物均敏感,敏感率为100.00%。(2)29株耐药单增李斯特菌共有4种耐药谱型。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单一耐药率为14.72%,双重耐药率3.07%,无多重耐药菌株。(3)2016年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耐药率最高,为27.27%,2017年未发现单增耐药菌株。不同年份单增李斯特菌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2),无耐药性变迁趋势(χ趋势2=0.191,P趋势=0.662)。四个季度均出现单增李斯特菌耐药株,第四季度单增李斯特菌耐药率最高,为38.46%,第三季度单增耐药率最低,为14.86%。不同季度单增李斯特菌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无耐药性变迁趋势(χ趋势2=0.910,P趋势=0.340)。(4)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耐药率最高,为35.71%,松原市未发现单增李斯特菌耐药株。不同采样地区间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辽源市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为30.00%,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耐药谱型最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四平市、长春市、和通化市均发现双重耐药菌株。(5)不同种类食品中,餐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耐药率最高,为22.22%。不同食品类别中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3)。生禽肉中,从生鸭肉中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28.57%;生畜肉中,从生牛肉中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22.22%。(6)农村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耐药率为20.00%,城市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耐药率为17.48%。不同采样地点类型中单增李斯特菌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1.000)。结论:1.2015-2020年间吉林省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总体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吉林省9个地级市(自治州)均检出单增李斯特菌,其中长春市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不同食品类别中,肉及肉制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相对较高,其中生畜肉中检出率最高。路边摊位和快餐店(包括餐饮配送公司)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相对较高。散装食品比预包装食品更容易受到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吉林省城市中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高于农村地区。2.2015-2020年吉林省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无耐药性趋势。吉林省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均敏感,有双重耐药菌株,但无多重耐药菌株。吉林省9个地级市(自治州)除松原市未发现单增耐药株外,其余城市均有耐药情况,其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耐药率最高。餐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耐药率相对较高,餐饮食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蔬菜及其制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均对四环素有耐药现象。
其他文献
数字金融作为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相结合的新金融模式,其跨区发展速度快与冲击力度大等特点对区域金融风险乃至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而言具有两面性。本文选取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缓解本地区金融风险,但在跨区溢出中会增加周边区域的金融风险,长期影响尤为明显。影响机制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缓解地方政府债务
本文分别从银行资产端、负债端、中间业务端入,手系统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再进一步采用实证方法,以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代理变量,分别以风险加权资产比和不良贷款率作为银行风险承担的代理变量,以2011-2020年39家商业银行经营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建立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最终的结论
本项目是在“双新”背景下,融合艺术、历史等跨学科知识与技能,借助绘画及摄影作品,通过看图说史和以图证史,进行项目化学习,并进一步完成中国现代史的复习。
目的 评估11C-蛋氨酸(11C-methionine,11C-M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半定量参数在筛查幕上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 LrGG)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ic dehydrogenase, IDH)突变以
乡村振兴是社会焦点问题,在发展休闲农业振兴乡村的路上,乡村旅游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即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以绿色概念为指导,实现乡村产业融合。基于此,本文对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遵循的原则进行阐述,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的现状,从资源调研与配置设定、建立乡村旅游项目保障机制挖掘、乡村旅游业的内涵、乡村旅游创新发展之路等方面阐述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该文论述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其形,还要筑其魂。文化就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就河南省而言,建设乡村文化是重建村民乡土自信的现实需要,是增强乡村治理效力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村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在乡村全面振兴征程上,河南省乡村文化建设还面临着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式微、乡村文化建设人才流失、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足、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低等困境。解决这些困境,可以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乡村本土文化自信;
数字金融是指一种利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相结合的新型金融服务业态。近年来数字金融的发展极为迅速,在其冲击下商业银行调整自身战略,加速布局数字化,银行业务变得智能化与网络化,在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中数字金融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逐步扩大,其中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方面造成的冲击不容忽视。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起到了负面效果,其次,数字金融扩大了中小型商业银行面临的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寻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在新发展格局下的时代价值,并结合产业的基本现状与发展困境,探究体育旅游产业在现今发展格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明确政策引领,健全监管体系;优化市场环境,夯实发展路径;整合产业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完善服务系统,提高服务质量;利用数字红利,促进结构优化等。
期刊
某深埋输水隧洞应力高且岩质硬、脆,开挖过程中面临长达12.5km的中等岩爆风险段。为此,通过分析该隧洞的岩爆灾害特征,建立了结合超前地质预报、TBM掘进参数反馈和微震监测的岩爆综合监测与预警方法。并且,依据岩爆定量化预警结果,针对性选取开挖支护参数,对岩爆风险进行动态调控。研究结果对具有岩爆风险的TBM隧洞安全高效施工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