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面渗流有限元中井列的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8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压井(井群)是渗流控制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井及井列的有限元算法存在着计算量大或者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着重对剖面有限元中长列井及多列井的算法进行研究,并在杆单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旁路法来模拟井周绕流的附加渗径以及井内阻力,实现了剖面渗流中井列的计算功能,在几乎不增加计算量的情况下显著地提高了计算精度。   文章采用虚拟旁路法中支旁路的长度来模拟长列完整井的附加渗径,用支旁路的截面积来模拟井周的过水面积。剖面中井节点的水位为井列线方向的平均水位,新增井节点的水位为原始井水位,通过每一条支旁路的水量正比于两节点的水头差。计算时只计入虚拟支旁路对相应井节点的贡献,可直接计算,无需迭代。计算中,只对正对称流修正,反对称流的水头和流量由程序自行迭代计算,与“以沟代井列”中的“井周阻力修正法”相比较,避免了对反对称流的影响。   对于长列非完整井,井底以上部分按照长列完整井计算,井底以下部分按照长列浅井计算。文章推导了剖面渗流中长列浅井的水头和流量关系表达式,并对“以沟代井列”中的沟水位进行修正,同时对沟节点作为有限元计算中的奇异点进行修正。   利用FROTRAN语言对上述模型在剖面渗流有限元的基础上编制了井列的计算程序,并通过大量算例及适用性分析证明:该计算方法对于各种长列井及多列井都具有较高精度。同时结合从化市某拦河坝的排水孔群,运用虚拟旁路法与当量渗透系数法分别进行计算,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非常相近,进一步说明了该方法是合理的,可以为渗流控制分析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路面材料的模量是路面设计中的基本参数。随着基于力学经验法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发展,反映沥青混合料劲度特性随温度和荷载作用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动态模量是沥青路面设计中的
与圆形钢管混凝土柱的约束不同,L形钢管混凝土柱在钢管角部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强,而钢管周边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弱;同时,钢管在达到屈服应变前易发生局部屈曲破坏,因而L形
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抗震设防问题成为专家和研究人员所关注的热点。通过资料调查显示,早期的建筑物由于当时设计的标准低,不能满足现在抗震设防能力,导致震害损失严重。基于以上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10)在框架结构设计方面有相关规定,即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满足规范中规定的“强柱弱梁”设计目标,但对常见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
堆积层滑坡广义上是指斜坡上由物质坡移堆积而形成的松散堆积物(包括碎屑、老滑坡堆积物、崩塌堆积物等)沿基岩面发生的滑动,物质组成为残坡积物、崩坡积物、洪积物、人工填筑
隧道围岩分级是隧道设计施工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性课题,合理的围岩分级结果是隧道顺利施工与安全运营的保障。隧道围岩分级特别是施工阶段
我国抗震规范规定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采用“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但是从汶川大地震的震害报告得出:地震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相对比较严重,一些多层框架结构
桩基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能减少不均匀沉降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建筑、重型厂房、桥梁、码头、大型机电设备和具有特殊要求构筑物的基础。承台在桩基中起承上启下的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尤以沿海以及内陆湖沼地区分布着较多的软弱土地基,这些土的强度很低,压缩性大,抗震性差,不适合用作建筑用地,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必然存在很多问题,因
本文依托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强动力荷载下土钉与土体接触特性研究”(项目编号:10B025)和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地震作用下土钉与土体接触特性研究和数值分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