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shao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锂电)的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加速了其产业化,同时锂盐的匮乏、安全性低等问题也使得锂电的发展到了瓶颈期。钠离子电池(钠电)作为锂电较有前途的替代品迎来了研发热潮,钠源的低成本减小了钠电的造价,较高的氧化还原电势提升了安全性;这都利于将钠电用到规模储能中。然而,钠电由于较高的氧化还原电势而固有的能量密度低,倍率能力差的问题使得钠电很难根本上媲美锂电。同时,钾离子电池(钾电)较低的氧化还原电势,溶剂化后的钾离子半径相比钠离子更小等优点,让钾电有望同时实现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和优异倍率性能。但是,由于钠离子较大的半径以及钾离子在电极材料中较慢的扩散动力学,因此研发高性能的钠/钾电负极材料不能完全效仿于锂电,所以,开发成本低廉的高性能钠/钾电负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海藻酸钠和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分别作为硬碳和软碳碳源制备硬软碳复合材料。以复合碳材料的储钾性能为指标,先后优化碳化温度和硬软碳复合的比例,最终得到最佳碳化温度为1000℃、硬软碳复合比例为1.5:1。其中,软碳阻塞了硬碳的部分开放孔道,有效提升导电性。通过赝电容和恒电流间歇滴定分析,该比例在大倍率下的赝电容贡献较高,钾离子的扩散系数较高。(2)通过调控NaOH在加入原料中的顺序,利用简易的水热方法分别合成了棒状和颗粒状的Bi2Sn2O7材料,两种材料在钠电中都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中,棒状材料的长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都优于颗粒状的材料。将棒状Bi2Sn2O7与磷酸钒钠组装成钠电全电池,在50m Ag-1的电流密度下可以稳定循环46圈,能量密度高达246 Wh kg-1。(3)通过含磷聚合物辅助调控碳化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富含氧空位的TiP2O7,避免了使用严苛的还原环境和昂贵的设备。可以通过改变温度调控氧空位含量,氧空位的引入,有效的增加了材料的赝电容贡献,提高了钠/钾离子的扩散系数,还减小了钠离子在材料晶格内的嵌入能垒。该复合材料在钠/钾电中均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其他文献
目前网络直播营销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期”,但其背后显现出的问题也十分严重。网络直播营销的法律性质模糊、主播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存在争议、消费者的交易知情权受到侵害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而问题的根源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法律性质的确定与规制的适用发生混同导致其法律性质不够清晰;二是网络直播营销下主播的身份交叉重叠引发的法律责任争议问题;三是主播与经营者之间存在未披露的实质性关联造成了消费者的交易知情
期刊
学位
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DMC)是一种重要的环保型化工原料,能够用来生产聚碳酸酯、异氰酸酯、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医药、除垢剂、农药等,可代替光气和卤代甲烷、硫酸二甲酯作为羰基化和甲基化试剂,有望取代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汽油添加剂,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对CO和亚硝酸甲酯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进行研究,采用不同硅铝比Na Y分子筛负载Pd作为催化剂,优化的载体是硅铝比
学位
根据最新的车用汽油国Ⅵ标准,低硫、低烯烃、高辛烷值的汽油的生产已经成为我国石油炼制行业的主要任务之一。虽然反应吸附脱硫技术在我国已经发展多年,并且在深度脱硫上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但是仍旧存在烯烃饱和导致汽油辛烷值降低的问题。本论文在反应吸附脱硫催化剂Ni/ZnO的基础上,通过引入S-1分子筛来提供一定的弱酸性,旨在实现FCC汽油的深度脱硫的同时改善油品辛烷值。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ZnO,分别
学位
环保法规和柴油政策的制定日益严苛,对柴油的十六烷值和硫、氮含量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非负载型催化剂的加氢活性较高,但是其缺乏酸性组分,芳烃加氢饱和之后难以进行环烷烃开环,所以难以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金属组分可以与酸性组分进行匹配,进而使催化剂同时具有加氢和开环活性。因此,研究同时具有加氢和开环功能的非负载型双功能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合成出β分子筛纳米簇,发现
学位
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n)是具有诸多优良特性的新型柴油添加剂。PODEn的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主要为水、甲醛和甲醇等,其中,甲醇-PODE2形成共沸体系造成产物PODE2~5纯度难以进一步提高。本文测定了10组含PODEn的多元加压汽液平衡数据,关联得到10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和优选出最佳的活度系数模型。测定了甲醇-PODE2在101.3 k Pa、303.9 k Pa、405.2 k Pa和607
学位
本文以煤/重油加氢共炼残渣为原料,采用溶剂抽提得到甲苯可溶物,并对其进行预碳化处理,通过扫描电镜、热重和偏光显微等手段对甲苯可溶物及预碳化后产物的组成及形貌进行表征。根据表征结果,确定以预碳化后产物作为模板法制备中孔炭材料的原料,考察模板剂种类及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组成结构及形貌的影响,并对产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定;同时,确定以甲苯可溶物作为化学活化法制备微孔炭材料的原料,考察了活
学位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巨大的能源需求造成了化石燃料的快速消耗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发展新型能源是实现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必由之路。随着对先进储能系统的迫切需求,经济、环保、具备高能量密度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可充电的锌-空气电池以其显著的理论容量、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性吸引了人们的研究兴趣。锌-空气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1.65 V,实际条件下充电和放电电压距离该值有
学位
含油污泥是石油行业产生的危险固体废弃物,有着存量多、增量大、毒性强等特点,如不加以处理,将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巨大危害。热解是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有效手段,本论文利用微波加热技术对含油污泥进行深度干化处理和热解机理研究。采用工业分析、元素分析、GC-MS、XRF、XRD等手段对含油污泥的基本组成与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含油污泥中水、油、固的含量分别为47.7%、29.2%、23.1%;含油污
学位
膜分离作为高效环保的新兴分离技术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视,传统的聚酰胺分离膜是由均苯三甲酰氯(TMC)和哌嗪(PIP)或间苯二胺(MPD)在超滤基膜上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制备的,尽管传统分离膜性能优异但依然无法完全满足不同场景的实际应用要求。本研究旨在扩大酰氯单体范围,合成一种新型酰氯单体并通过界面聚合制备聚酰胺膜,探讨酰氯结构变化对聚酰胺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合成新型的酰氯单体3,3,4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