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银行业的开放程度与竞争程度不断提高,外资银行的加速进入以及带来的激烈竞争将使我国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银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进步。各类银行盈利能力稳步上升,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合作竞争、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显现。入世后,我国承诺5年后完全开放银行业,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和业务范围逐步开放,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及其经营效率受到了重要的影响。在新的条件下,如何应对新形势新环境的有力挑战,优化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绩效水平,巩固金融体系安全,是我国商业银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研究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对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实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客观地认识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的目的。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论文分析的理论基础,即产业组织理论的内涵、历史演进及国内外有关银行市场结构与绩效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内外关于银行市场结构与绩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引入了产业组织理论关于测度市场结构的方法,同时总结了前人对样本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进行的分析结果。根据对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存款、贷款、净利润的市场集中度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属于高度寡头垄断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但从整体趋势上看,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正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银行业正经历一个由高度垄断向垄断竞争的方向演变过程,国有商业银行一枝独秀的垄断局面正被逐渐打破。第三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绩效水平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其次,介绍了“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基本原理。探索性地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综合评价法对14家样本银行进行绩效评价并计算绩效得分。通过对银行绩效得分的排名分析,找到影响银行绩效水平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对绩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较为正确地将样本银行按照绩效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第四章,运用面板数据建模方法基于“传统共谋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传统共谋假说”与“有效结构假说”假说在我国均不成立,样本银行的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第五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不显著的原因。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本文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1)在研究银行的绩效水平时,本文未采用资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作为银行绩效的衡量指标,而是采用“纵横向”综合评价法来测定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笔者认为该方法考察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又将其经营增长能力、资产质量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都综合其中,因此更能客观全面地反映银行的综合绩效。(2)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和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中,采用面板数据结构。本文之所以采用面板数据来进行分析,主要是出于这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成立时间较晚,很多数据都不齐全,使用面板数据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点,这样就增加了自由度并减少了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从而改进了计量经济估计的有效性;二是面板模型是对同一截面单元集的重复观察,能更好地研究经济行为变化的动态性;三是截面变量与时间变量的结合,它既能反映某一时期单个个体数据的规律,也能描述每个个体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集合了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模型的共同优点,能够显著地减少缺省变量所带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