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司法适用中疑难问题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imply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染环境罪自修改以来,就发挥了它应有的实效,严厉地惩治了污染环境犯罪的行为,保护了生态环境及人类生活利益。然而,还有一些问题从立法上是发现不了的,比如学界对污染环境罪的研究与司法实践实际运行中产生的问题是否一致?理论的研究是否为司法适用提供了助力?因此,带着这个问题,本文通过观察案例了解到污染环境罪的司法适用状况,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摆脱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困境。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大量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到目前的司法适用情况及司法适用中存在的困境。司法人员对污染环境罪的既遂形态、罪过形式的理解有冲突,影响到本罪的司法认定,可能会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造成司法不公。因此必须要规范污染环境罪的适用,首先需要在理论上对污染环境罪,特别是其不法构成要件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统一对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的理解。第二部分探讨了污染环境罪的既遂形态,梳理了学界对污染环境罪既遂形态的争议,表面上看似是归类之争,实质上关乎到污染环境罪的成立条件。出现争议的原因在于学者们本身持不同的法益观,加上对环境解释条款的理解存在分歧,从而导致在对污染环境罪的既遂形态各持己见。本文认为污染环境罪的保护法益是人类环境利益,因此该罪的既遂形态是结果犯,同时包含了危险结果与侵害结果,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立法与司法解释规定中存在的冲突,将二者联系在一起。第三部分对学界争议较大的污染环境罪罪过形式进行探讨。通过对过失说、故意说、复合罪过说等观点进行梳理评析,提出污染环境罪应是故意犯罪。在论证了污染环境罪是故意犯罪的合理性之后,探讨了该罪故意的内容,包括认识要素与意志要素。第四部分对污染环境罪的共犯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观察司法实践中的既判案例,污染环境罪共同犯罪问题也不可忽视。在司法实践中,主要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共同犯罪的成立,受到污染环境罪主观罪过的影响,甚至有学者提出“共同过失论”。本文并不赞同此观点,污染环境罪的共同犯罪应是共同故意犯罪。二是共同犯罪的处罚范围。主要争议在于如何认定雇佣人员及场地出租者的责任,本文认为被雇佣的人员的责任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结合对犯罪事实支配程度综合判断;单纯地场地出租者不应认定为共犯。
其他文献
历经数年,"家风"一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术界关于家风的研究也日渐增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学界关于家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风是什么、家风的典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黔东南州饲养的中蜂品系,避免盲目引种,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农科院的龙山基地和麻江县的萱威陈家山两地开展5个不同来源中蜂品系春季生产性能的比较试验。结果:
生猪产业是保障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产业,猪肉供应事关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贴身利益。为实现黔西南州生猪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生猪产业现代化进程,笔者通
畜禽养殖是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适度规模养殖是一种能获得良好效益的养殖模式,对于调节市场价格波动,承受粪污防治压力都有一
王超、王志章在《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在全球地方化的影响下,地方培训机构要制定一套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相时完善的培训市场战略计划。
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加以论述和分析,具体介绍了梁板浇筑技术、剪力墙浇筑技术、位置浇筑、混凝土浇筑捣实,旨在为有关人士提供借鉴。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而构建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有效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使学生就业后很快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通过阐述高职学生职业
利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主要棉区4个代表站1961-2005年4~10月的气象资料及昌吉市近10年棉花发育期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当地棉花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变化导致45年
山羊猝死是指羊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死亡,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病程短、死亡快、死亡率高,来不及治疗即迅速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17年8月,我县某养殖场饲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发展使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根源上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