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二元边际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ns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国与东盟十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关系,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发展。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想法,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方就开始合作谈判。2002年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协议签署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十国的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意味着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开始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建立意味着覆盖人口面积最多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的诞生了。从此,该协议的签署和双方开始的频繁的贸易合作促进了双方的贸易的迅猛发展。2002年,中国和东盟自贸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是547亿美元,而到了2012年双方贸易总额突破了4000亿美元,相比2002年的增长了7.3倍,事实证明中国对东盟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促进了双边的经贸关系更加深化、长远的发展。  由于近几年中国-东盟国家的贸易额度大幅增长,贸易关系不断加深,本文运用2002-2012年间中国对东盟10国出口贸易的海关数据分析,基于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视角深度分析中国向东盟出口增长的问题并做出详细阐述。从协议签订的初始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集约的贸易边际,然而扩展的贸易边际也在不断上升,但是所占比例较小。此外,本文通过构建引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发现各个因素对二元边际影响作用均不相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经济规模越大对二元边际的促进作用越突出;出口的目的地国越远,可变贸易成本越高,致使对二元边际的影响为负向;双边交易国的使用同一语言和地理接壤等因素对二元边际有正向影响并促进可变贸易成本的降低。本文分析结果与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理论是一致的。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简要描述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关于中国至东盟自由贸易区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分解,本章研究分析中国对东盟各国出口的出口产品种类、出口产品价值与双边贸易的产品种类对二元边际的增长影响效应。第三章针对中国向东盟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章运用引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主要考察经济规模、地理距离、语言的相同性与地接壤近等影响因素对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影响作用。第四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归纳中国对东盟自由贸易区出口增长的实证分析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其他文献
夜  不眠  泪翩跹  呓语流连  九龙长廊敛  鸿鹄淮上飞掠  青城落泪泛清涟  咫尺天涯初心不变  丹凤朝阳华彩流溢现  细雨斜风一夜鱼龙舞跃  雨帘如龙泉纵挽剑诀  川流不息东临石碣  柳掠千鳞箫声咽  回眸疏影淡月  凭栏和丝弦  白帆千点  望青天  梦绝  别
期刊
全球气候的变化是当今人类面对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异常不仅仅国家的现代化与可持续的发展问题,也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根本性的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元凶就是温室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日趋成熟,金融创新不断拓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品种和规模都在扩大,期权在投资者投资、套保、套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股票期权作股票市场投资者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